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俄远程宽体客机实施计划已制定 飞机总装将在上海完成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02 15:13:00

新华社信息上海11月2日电 (记者贾远琨) 记者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11月2日,在第十一届珠海国际航展上,中国商飞公司首次携1:10比例的宽体客机模型亮相航展。目前,中俄双方企业已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飞机总装将在上海完成。

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是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背景下,两国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重大战略性合作项目。经过前期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和联合论证,今年6月25日,中国商飞公司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签署了项目合资合同,中俄两国企业就研制宽体客机正式确立合作关系。双方企业将按照对等原则开展研制工作,在上海组建合资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目前合资公司注册审批程序已启动,预计年内将正式挂牌运营,飞机总装在上海完成。

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采用双通道客舱布局,基本型航程为12000公里,座级280座;通过采用先进气动设计、大量应用复合材料、装配新一代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等提高飞机综合性能指标,宽体客机将比同类机型有更低的直接运营成本。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可通过加长型、缩短型等系列化发展,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宽体客机将按照国际主流适航标准开展研制。根据研制经验,从项目启动到实现首飞,预计需要7年左右时间,到实现产品交付预计需要10年左右时间。

宽体客机项目将保持开放性,优选全球供应商参与研制。供应商将在全球招标,优先选择经验丰富、产品具备足够市场竞争力、愿意共担风险的供应商。供应商应具备支持型号全寿命阶段工作的能力和经验,拥有完善的适航保障体系、质量管控体系和客户支援能力。双方鼓励更多的供应商在本土投资或合资进行配套生产。目前,双方企业正在对供应商RFI(信息征询书)回复做联合评估。

此外,中国商飞公司生产的ARJ21新支线飞机已交付两架并投入航线运营,目前市场运营及销售情况良好;C919大型客机正备战首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