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助力企业走出去的几个问题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0-17 10:43:00

提问:从中国企业的角度出发,如何在“直接投资”和“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合作”这两种模式中选择?

赵令欢(弘毅投资董事长、CEO):弘毅过去参与了很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项目,也帮助企业成功收购标的。从中国企业角度出发,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逐步落实,中国企业对海外收购有很大的需求,但由于过往的发展中主要聚焦于中国市场,境外运作的经验和视野往往有限,而这方面恰好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优势,其国际视野、资源网络、国际资本运作能力往往比实体经济企业更丰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这些优势,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提问:中国企业应该选择怎么样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合作?

赵令欢: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角度来说,其自身成功取决于投资企业的价值增值。我认为出色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不仅仅能够带来资本,而应该是“带着资源的资本”,了解企业兴衰的规律,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要重视其投后整合的能力。以弘毅投资参与国企改制为例,弘毅近期参与了几例上海的国企改制,企业选择弘毅作为合作伙伴的首要原因是弘毅规范、透明、经得起政策和时间的考验,同时在投后管理中能够为企业提供战略提升和资本运作的帮助,当然包括对企业海内外并购的支持和直接参与。

提问:过去弘毅在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投资中扮演什么角色?

赵令欢:以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的100%股权为例。2008年,中联重科作为战略投资人出资60%,弘毅投资联合高盛以及一家意大利当地的私募机构作为财务投资者共同出资40%。在收购完成之后,弘毅帮助中联和CIFA顺利进行整合,并实施了一系列增值举措。这个案例很好概括了弘毅在一系列海外投资中更多的是以“共同投资人”(Deal Sponsor)的身份出现,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投资,弘毅擅长帮助企业进行投后的整合和管理,帮助中国企业适应国际化市场。另一个可以佐证“共同投资人”的交易案例是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少中国私募机构有跨国收购的经验和能力,所以当时我们和TPG以及通用电气参与到交易中,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有丰富的收购经验。

总而言之,弘毅的特点是作为“共同投资人”,凭借自身在海外市场的经验弥补中国企业海外经验不足,通过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让标的充分升值,并最终实现投资回报。

提问:境外投资如何寻找合适标的? 

赵令欢:我们在寻找交易的时候有几个重要的原则:1)我们只做自己了解的行业;2)我们进行投资,大部分情况下希望以股东的身份参与,相比于投资银行和顾问,更多以“共同投资人”的角色出现,直接投资并直接参与投后整合。

提问:境外投资的投后管理如何实施? 

赵令欢:相比寻找交易,投后管理和整合的重要性更值得重视。国际环境下的管理和运营往往是国内企业所欠缺的。而我给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建议是一定要强调投后整合。注重投后整合进而帮助标的增值,最理想的状态是买方在收购之前就明确收购的目的和投后管理的方向。

以中联境外收购为例,完成对CIFA的收购之后,我们依托于CIFA已有的成熟的团队,帮助中联在全球快速开拓市场并更好地结合了CIFA与中联在技术、品牌、制造、市场方面的优势,实现了良好的整合效果。锦江对法国卢浮集团的收购也是如此,锦江虽然已经做成了中国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团,但仍缺少全球酒店连锁管理和运营经验,而卖方管理层的经验和能力就显得弥足珍贵,良好的整合将帮助锦江快速在境外拓展发展版图。

另一个不同的案例是马上诺(PizzaExpress)。相比帮助中联重科“走出去”,“引进来”,通过投资境外标的并引入中国是另一种对外投资模式。弘毅对于马上诺的收购就属于后者,收购和投后整合的目标是引入中国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将其打造为以中国为重要市场的国际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锦江集团也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于马上诺,由于锦江本身是餐饮及酒店服务业的巨头,也有帮助KFC进入中国的成功经验,能有力地支持马上诺的发展并持续增值。

提问:弘毅作为第一家入驻自贸区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您认为上海自贸区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赵令欢:跨国收购中,国外企业最关注两个“确定性”:一是交易的确定性,二是资金的确定性。很多时候,如果不能保证这两点的确定性,即便出价再高,也不一定能竞标成功。而之前的情况是,大量中国企业有海外收购诉求,但因为事先审批的要求输在了起跑线上。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大大加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确定性和效率。

总体而言,我认为自贸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海市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非常出色。政府和自贸区的相关领导对于规则的理解、法律的理解、国际环境及国际规则的理解都非常出色,专业能力也很强;二是上海的地缘优势。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商业环境上都非常有吸引力。

提问:您给想要“走出去”的企业什么样的建议?

赵令欢:第一,“走出去”动机要纯,企业要有切实的为了发展所进行的境外投资或者收购的需要,不能盲目为了名头而“走出去”。并购的成功率很低,而跨境并购风险更高,成功率更低。

第二,准备要充分,包括资金、资源、人员甚至思想上的准备。很多企业往往容易低估投后整合的难度。“走出去”必须准备充分,才不会低估难度或者误判。

第三,寻找有国际经验的金融合作伙伴作为共同投资人,双方在资源和经验方面形成互补。

相关推荐
香港贸发局调查:超过六成受访内地企业首选香港平台“走出去”

香港贸易发展局5日发布调查报告称,近90%受访内地企业表示未来1-3年发展国际业务,超过70%希望前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发掘商机,超过60%认为香港的专业服务是其“走出去”的首选。

中国银行烟台分行打造企业“走出去”首选银行

中国银行烟台分行充分发挥中银集团国际化、多元化、海内外一体化优势,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通过一揽子、全方位金融服务,有效满足了企业多元化需求,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合作银行。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设海外办事处 工商总会疫情后助企业走出去

《联合早报》10月12日报道: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林明彦透露,工商总会计划今年内在雅加达和胡志明市设立GlobalConnect@SBF办公处,协助本地企业在海外发展,明年还会扩大至曼谷和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