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贸易发展局5日发布调查报告称,近90%受访内地企业表示未来1-3年发展国际业务,超过70%希望前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发掘商机,超过60%认为香港的专业服务是其“走出去”的首选。
中航租赁通过此次增资后,因中航资本成为第一大股东,故中航租赁整体直接提升为三级法人实体。目前中航租赁在全国30多个省市有超过500家客户,行业遍布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农业、医疗、电力等领域。
中国银行烟台分行充分发挥中银集团国际化、多元化、海内外一体化优势,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通过一揽子、全方位金融服务,有效满足了企业多元化需求,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合作银行。
《联合早报》10月12日报道: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林明彦透露,工商总会计划今年内在雅加达和胡志明市设立GlobalConnect@SBF办公处,协助本地企业在海外发展,明年还会扩大至曼谷和仰光。
在距孟加拉首都达卡约185公里的波拉岛上,随着最后一个市级站点设备安装工作进入尾声,由中国中铁国际集团总承包的孟加拉政府基础网络三期项目即将完工。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增长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合规风险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云南省商务厅27日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省内企业面向南亚东南亚“走出去”工作情况。记者从中获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云南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为推动企业“走出去”,云南近中期正在推进10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涵盖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农业产业、文化产业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家人共赏圆月、品尝月饼是中国人欢度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今年中秋节,在老挝中老铁路工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巴西特高压输电工程现场……“一带一路”建设者们怀着浓浓思乡情,坚守岗位,度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节。
福建正推动企业加快项目海外布局,着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丝路明珠”项目。加强对重点境外投资企业的引导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
工程物流,即围绕建设项目、由物流企业提供某一环节或全过程的物流服务,目的是通过物流企业的专业技术服务,给予投资方最安全的保障和最大的便利,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这些服务有时包括了建设项目的设备采购、包装、装卸、运输、固定、安装、回收的全过程。
以柬埔寨某公路项目绕行道路被暴雨冲毁事件的保险理赔为例,简要分析FIDIC合同条件下,国际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理赔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安永发布《中国走出去》第七期报告《“一带一路”拓展宏图,海外投资稳步前行》。报告指出,2017年,在国内资本监管力度加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投资环境错综复杂等因素影响下,中国海外投资规模整体出现下滑,由高速增长期进入稳步调整期,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其中中国对东盟地区并购投资创历史新高,有望引领“一带一路”发展。此外,美国近三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法案的实施整体上将有利于赴美投资的中企,但安永提示中企需谨慎评估税务影响并兼顾商业上的考量。
1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部在京联合发布《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蓝皮书》(2018),旨在以基于“中国立场”的、更为优化的海外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及结果,指引中国企业合理有效规避“走出去”及“走进去”所面临的重重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通常是指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即中国企业到境外地区和国家从事研发、生产和营销活动。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官方指导文件,中国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以下简称“参加建设”)与“走出去”存在以下多个方面的区别:(1)“参加建设”不仅包括“走出去”,而且包括“引进来”;(2)“参加建设”不仅是市场行为,而且要“走进去”实现“民心相通”;(3)“参加建设”要更多地采取合作经营方式“走出去”;(4)“参加建设”还要“走上去”,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一带一路”不是简单地出口钢筋水泥,文化交流、文明对话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应有之义。中国企业走出去既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还需要打造自主文化品牌。
“目前,伊朗是中国海外工程承包、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的最主要市场之一,而中国则是伊朗原油出口最大、最稳定的市场,中国和伊朗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伊朗问题专家陆槿日前表示,截至去年,中国已连续8年保持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
究其因,过去5年,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重大举措,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至今,已形成了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局面,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和建设,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注入了新增长动力,开辟出共同发展的巨大空间。
中国企业要积极在品牌、价值、标准、话语权等层面发力,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以全新的社会责任观、标准对接与提升等方式,全方位塑造中国企业的新形象、新实力。一方面,应以全新的社会责任观履行社会责任,全面提升企业和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应注重标准上的对接和提升,输出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中国装备建造、中国服务。
显示 5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