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与东盟携手推进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志兰 2016-05-30 15:59:00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

新华社信息南宁5月30日电(记者熊红明、程群、潘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各国以海洋为纽带更加密切地开展航运、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这符合各方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图共赢的共同愿望。”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在26日召开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上说。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于2013年成立。按照合作办法,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将以平等自愿、循序渐进、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合作原则,在增开班轮航线、搭建本区域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港口相互投资与建设、深化临港产业合作、推动通关便利化合作、扩大友好港口城市交流、加强人员交流和培训等诸多领域开展合作。

不久前,“钦州港—缅甸—马来西亚”集装箱直航航线开通,这是北部湾首条缅甸方向的集装箱航线。航运公司负责人介绍,航线开通后,从钦州港出口到缅甸仰光的集装箱运输时间大大缩减,一个标准集装箱整体运输成本节省约200美元。

钦州有着“一湾连十国”“一港通世界”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钦州也是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中方秘书处所在地。

虽然目前港口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不少现实难题。张晓钦说,目前中国-东盟区域海上互联互通的水准还有待提高,港口基础设施还参差不齐,有的还相对薄弱,有的尚未相互通航。这些都对港口和港口城市提出深化合作、促进共赢的战略要求,需要通过推进海上互联互通,释放中国-东盟合作的巨大能量。

“我们希望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船运,中国和缅甸港口之间的海洋运输越来越多。”缅甸港口管理局副局长吴丹奈说,通过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能够进一步加强各方的配合,推动港口效率的提高。

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参赞杨伟群说,中国-东盟国家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迎来了务实发展的新机遇,中国正在与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国家港口城市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和先达区域,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海上支点。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已列入首批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钦州和马来西亚关丹这两个海滨城市更是泛北港口合作走向深入的生动写照。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更是一起开创了“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新模式,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产业合作项目。

马来西亚关丹国际港务集团首席运营官卡斯布拉说,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和姊妹城市人文之间的往来,希望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发挥它的作用,今后钦州港和关丹港的合作越来越多。

根据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商讨的办法,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成员之间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商制定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合作推动优先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以及中方设立的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丝路基金资金等支持,共同推进互利合作。

相关推荐
中远海运在秘鲁举办钱凯港及服务推介会

中远海运集运秘鲁公司和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12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办钱凯港及服务推介会。

探访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

位于非洲之角的吉布提地理位置独特,经由苏伊士运河、红海和亚丁湾连通地中海和印度洋,向西可辐射非洲腹地。吉布提港口天然条件良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以港口服务业为主的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支撑该国约80%的国内生产总值。

综述丨港产园联动推动中国-东盟港口合作走向纵深

从港口联通、产业落地到园区共建,中国与东盟近年大力推进港口、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