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二连浩特公路口岸首次进口俄罗斯液化石油气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07 16:52:00

新华社信息呼和浩特7月7日电 (记者于嘉) 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政府获悉,二连浩特公路口岸近日首次进口1批次、17.7吨、货值3.54万元人民币的俄罗斯液化石油气,这也是中蒙最大公路口岸——二连浩特公路口岸首次进口俄罗斯液化石油气。当地官员表示,俄罗斯石油液化气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口将逐步实现常态化,有望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新亮点。

据了解,今年6月中旬,俄罗斯西布尔有限公司派人到访二连浩特市检验检疫局,就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口液化石油气检验检疫事宜进行咨询。二连浩特市检验检疫局局长高明炎介绍说,俄公司将分三个阶段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出口液化石油气,第一阶段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采用集装罐经铁路运输至蒙古国扎门乌德,换装后经汽车通过二连浩特口岸进入中国。

西布尔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石化公司之一,该公司涵盖从天然气加工到生产单体、塑料、合成橡胶和塑料加工等整个生产链。

针对检测液化石油气的新课题,高明炎说,二连浩特市检验检疫局将着力解决口岸实验室检测设备难题,培训好技术人员,增强检测能力,实现就地检验,以减少企业进出口成本,加快通关速度。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中通道今年以来开行中欧班列突破1000列

记者4月19日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9日下午,随着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缓缓驶出,中欧班列中通道今年以来开行中欧班列突破1000列。

中欧班列中通道货运量突破1700万吨

记者日前从二连海关获悉,自2013年首列中欧班列开通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货运量已突破1700万吨,达到1768万吨,开行班列18161列。

进口三文鱼如何满足新春餐桌热需

今年春节期间,三文鱼这一过去按块卖的高端食材,“游”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新春餐桌上的“热宠”。对于这一改变,四川有着深刻的体会,“北欧的三文鱼最快48小时可从捕捞地端上成都餐桌”被写入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地处内陆,成都却拥有如此底气。那么,一条三文鱼从原产地“游”到百姓餐桌,其间究竟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