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东自贸区率先试水粤港电子支票结算业务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25 09:55:00

新华社信息广州7月25日电 (记者王凯蕾) 客户点击电脑或手机,可以实时签发港币、美元以及人民币电子支票,并存票至香港、广州及深圳的银行——22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广州共同宣布,广东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现香港电子支票的跨境托收。

粤港电子支票是全国首创的新型跨境电子支付工具,也是金融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粤港区域金融合作的重大金融改革创新,有利于营造粤港两地生活同城化、经贸往来便利化、金融服务现代化。

粤港电子支票通过以PDF格式文件记载并传递与传统纸质支票相似的票据要素数据,与纸张支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包括人民币、港币和美元三个币种。其优势在于,实现了网上签发、传递及托收,打破地域、时间限制,避免携带遗失;无纸化交易,快捷环保,节省流通成本;采取更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可信安全。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说,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业务,更加契合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更贴近粤港跨境结算的实际需求,必将给粤港两地的经济民生往来带来更多实惠。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加强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配合协调,有效激发粤港两地金融机构的市场活力,进一步发挥广东在全国金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先锋作用。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专家共议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如何更好互联互通

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各界专家、企业高管对中国-东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中国-东盟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携手共建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红利。

大战略上勇担当——广东在更高起点上吹响“奋进号角”

在环珠江口100公里的“黄金内湾”里,车水马龙的景象显示着一个国际一流湾区正拔节生长;在“世界工厂”的交通枢纽上,中欧班列带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发展信息;从南海之滨到昆仑山脉的千里跨越中,广东发挥辐射带动力拓展经济发展纵深空间……“大块头有大担当”。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的广东,正奋勇向前,在国家大战略上积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