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第26届“华交会”出口成交金额逾23亿美元同比增长逾6%

2016-03-07 10:16:00

新华社信息上海3月7日电(记者吴宇 有之炘)有“中国外贸晴雨表”之称的“第26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华交会”)5日在上海闭幕。5天会期里,约3000家中国外贸企业实现出口商品成交金额23.1亿美元。

据“华交会”主办方统计,今年“华交会”共吸引境外采购商约2.15万人,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总数比上届略增1.2%。

统计显示,本届“华交会”对亚洲市场实现出口成交金额13.86亿美元,比上一届增长6.63%;对欧美市场出口成交金额7.97亿美元,下降16.12%。日、美、韩排名出口成交前三位,其中对日本出口成交金额7.97亿美元,增长22.24%;对美国出口成交金额3.5亿美元,增长1.48%;对韩国出口成交金额2.15亿美元,下降3.04%。

据“华交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解释,本届“华交会”对亚洲市场出口成交金额增长,主要原因是“华交会”主要辐射东亚区域,来自亚洲的采购商占据了本届展会客商总数的八成,而日本采购商又占据了客商总数的42%,两项数据同比分别增长1.55%和2.81%。

本届“华交会”吸引的欧美采购商同比也有2.83%的增长,但出口成交金额却出现16.12%的降幅,说明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对象的欧美市场回暖不容乐观,中国外贸企业需要加强拓展“一带一路”等相关新兴市场,营造多元化出口市场。同时,“华交会”重点展示的服装服饰、纺织面料、家庭用品、装饰礼品等传统商品成交下降,提醒众多传统商品出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通过创立外贸品牌,提升质量、技术和服务水平巩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杭州久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久积三郎向新华社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用工、土地等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的优势的确在下降,部分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向东南亚等区域转移。“但只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配套,中国传统出口商品仍具备较长时间的国际生存实力”。

“华交会”由华东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以及南京市、宁波市的商务主管部门联合主办,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经贸盛会,每年3月初在上海举办,是中国外贸“新春第一展”。

相关推荐
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关总署4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161.3亿元,同比增长11.9%,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增长11.8%、进口增长13.2%。

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关税战”一线见闻

连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一家家外贸企业积极想办法、找出路,依托“一带一路”布局新的海外市场,借助跨境电商平台降低对美外贸依存度。

外贸优品拓内销 广交会再添贸易新“桥”

外贸优品广东行和国内采购商对接会4月18日在广州举行,活动汇聚300余家优质外贸企业与360家国内采购商,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为外贸企业搭建拓内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