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安:古丝路起点加速融入立体多维“新丝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07 09:05:00

 

19bc5a6034a85edf4d81fa4a4b540923dc5475d3

新华社信息西安7月7日电 (记者石志勇)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古城西安曾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枢纽与桥梁。时光跨越千年,西安通过加速构建立体丝路通道和搭建多层次合作交流平台,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开放新高地。

现代丝绸之路,已不再是两千年前那条驼铃声声的漫漫长路,而是一条立体多维的宏大经济走廊。依托公路、铁路、航空等联合运输体系,西安正在积极构建陆路、空中和网上新丝绸之路,一个立体化向西开放大通道呼之欲出。

2013年11月28日,满载着“陕西制造”货物的首列“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鸣笛开行,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出发沿陇海兰新线一路向西抵达哈萨克斯坦。西安铁路局新筑车站站长张义说,“长安号”开行2年来,从最初的每月1列到如今每月8班,目的地已遍布中亚5国44个城市和站点。与此同时,通过向东开通陆海联运班列,西安正逐步成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今年3月10日,西安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直飞航线开通,这是西安首条直达中亚的丝路空中航线。截至目前,西安已有国际(地区)航线36条,构建了通达全球18个国家,连接欧、美、澳、亚地区的31个主要经济城市和旅游热点城市的航线网络。跨境电子商务也在蓬勃发展,3月28日首飞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西安航线成为国内首条“陆空联动”跨境电商货运直飞航线,标志着“境外采购,陆空联运,码头清关,网上交易”的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正逐渐成形。

在加强立体通道建设的同时,西安市还积极搭建向西开放平台体系。西安市发改委主任强晓安说,西安市目前已有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等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居西部乃至全国前列。同时“西安港”成为我国首个获批国际和国内代码的内陆港口,进出口业务可以做到“不用转关、国际直达”,并相继获批筹建国家进口肉类、粮食指定口岸,向西开放口岸体系加快形成。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说,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过程中,西安市立足自身的区位、交通、文化等优势,高标准打造内陆型开放新高地的步伐正不断加快。在西安举办的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正逐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5月份在西安举办的2016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近1800名境外嘉宾及客商参与。来自哈萨克斯坦的48家企业和陕西近百家企业,围绕能源科技、食品加工、交通物流、外经外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签署了多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8岁的泰米尔就职于一家隶属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政府的企业,他说现在古老的西安不再像以前那样遥不可及,从哈萨克斯坦国内到西安不用再从乌鲁木齐转机,而是从阿拉木图直飞抵达,相信今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会越来越便捷。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丨中拉青年聚西安:感知中华文明共论合作发展

7月18日,以“汇聚青年力量,共促发展振兴”为主题的中拉青年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伊比利亚美洲青年组织及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青年组织负责人、青年项目骨干,与中国相关领域的青年代表共50余人参会。

织密往来中亚航线网 西安再添一条至塔什干直飞航线

7月16日12时45分,随着一架搭载着137名乘客的空中客车A320航班顺利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前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中国西安再添一条直飞中亚的往返航班。

西安:“非遗+国潮”再添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动力

刚刚过去的周末,西安大唐西市上演穿越时空的华服首秀,让市民游客大饱眼福,“非遗+国潮”给西安再添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