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教育合作为“一带一路”培养人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斌 2016-06-20 17:52:00

新华社信息石家庄6月20日电(记者任丽颖)“在塞尔维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表现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我们学校开设了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有了互联网,中国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国家。”塞尔维亚梅特加仑德大学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安娜说。

在17日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高等教育与就业论坛”上,河北经贸大学中东欧国际商务研修学院以及华北理工大学匈牙利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得到中东欧国家的积极响应。安娜熟练地列举了一些项目: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个大桥项目——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山东高速承建的位于泛欧11号走廊的E763高速公路项目,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科斯托拉茨电站项目以及匈塞铁路等。

“这给塞尔维亚的青年们带来了很好的就业机会,而我们和中国大学合作的商务研修学院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安娜说。

记者在论坛现场发现,数十位来自中东欧国家高校的负责人都在积极地为自己“代言”的学校与中国高校进行对接。

明年即将迎来建校650周年的匈牙利佩奇大学校长伊斯塔万表示,2014年佩奇大学与华北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医孔子学院。“中医进入匈牙利已近30年,目前在匈牙利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态势。两国间高校在合作的同时,也满足了匈牙利西南部地区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

除了“走出去”为海外当地高校培养更多的双语商务人才,目前不少国内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研究中东欧国家的研究中心。

作为河北地质大学捷克研究中心负责人的王凤鸣告诉记者:“我们与捷克奥斯特拉法大学合作成立捷克研究中心,是希望以此为平台加强两个国家青年间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也为我国在中东欧的发展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中,有75名来自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在校生担任外国代表团的翻译工作。

“这些在校生是2015年选派到中东欧9所合作大学学习中东欧语言的优秀学生。回国后,经过专门的外事礼仪培训,他们达到了作为本次国际性会议翻译的水准,这无疑是国内与中东欧高等教育合作以来最直接可见的成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相关推荐
进出口银行积极为中国—中东欧合作提供融智服务

日前,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中方理事会会议暨专家解读会在宁波举办。会议发布了由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中方理事会专家指导委员会撰写的《大国博弈背景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报告,积极为中国—中东欧合作提供融智服务。

中非教育合作研讨会在埃塞举行

中非教育合作研讨会5月17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来自非洲联盟(非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驻非盟使团、埃塞教育部等机构的代表参加,就“教育与发展”“教育与安全”“职业教育”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中波青年期待中国-中东欧科教合作迈上新台阶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来到萨拉热窝,与萨拉热窝大学、萨大孔子学院师生就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波文明互鉴等主题深入交流,在西巴尔干地区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移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