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伊朗民众“感知中国”意犹未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8-29 09:10:00

新华社信息德黑兰8月29日电 (记者汪强、穆东) “展览和演出都太精彩了,开幕式当天我就来过,今天赶在活动结束前赶紧再来看一遍,”伊朗德黑兰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中文系学生雅静说。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主办的“2016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伊朗行·新疆篇”综合文化交流活动正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活动为期一周。

雅静对记者说:“我和同学听说中国政府在这里办文化交流活动,都十分兴奋,许多人都来看好几次了。新疆的服饰和乐器和我们的很像,看了之后感觉很亲切。”

本次“感知中国”活动以新疆为主题,安排了文化论坛、歌舞表演、图片展览、乐器和服装展示等多场活动,受到伊朗民众的热烈欢迎。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短短几天时间里参观者就已达到3000人次以上。

雅静的同学法尔丁说:“我们在课本里知道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次活动让我们有了更深的认识,很想亲自去新疆感受一下。”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伊朗则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两地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我从小就知道,早在公元148年左右,安息国太子安世高就前往中国洛阳学习中文,然后翻译了上百部佛经。现在我也在学中文,我要以安世高为榜样,为我们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法尔丁说。

“现在伊朗和中国在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在伊朗学中文,以后找工作肯定不成问题,”法尔丁笑着补充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伊朗民众全家总动员,趁着中午休息时间一起来看展览。一位观看展览的中年伊朗女性说:“我对中国很感兴趣,所以今天叫上我先生和儿子,一起来参观。看完展览,我的感觉是,中国的文化真是很伟大,我很高兴看到两国关系越来越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左锋对伊朗民众的热忱印象深刻。他说:“记得前两天有一次演出开始前,一位伊朗当地艺术家带着自己的乐器,专程过来和新疆艺术家交流,后来越聊越兴奋,最后提出要到舞台上和中国同行切磋一番。”

记者在展演活动现场的前台发现,厚厚的一本留言簿上写满了伊朗民众盛赞此次活动的留言,有用波斯文写的,也有用英语写的,甚至还有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写的中文留言。

有一位参观者写道:“展览挺好的,可惜时间太短了,要是再长一点就好了。”也有人提出建议:“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也能到伊朗其他地方去办,让更多伊朗人感知中国,了解中华文化。”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百余名上合组织外宾访新疆:“这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美!”

新疆之美在何处?在百余名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外宾的惊叹声中,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在于发展。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5.4% 一季度新疆外贸“开门红”

一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1081.6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值951.7亿元,进口值129.9亿元。新疆外贸平稳运行,实现“开门红”。

丝路枢纽“扩容” 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含金量”凸显

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启用新航站楼,年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较原有机场保障能力增长两倍以上,国际航空枢纽的“含金量”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