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第四届中欧法律论坛在京开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0-17 09:53: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查文晔) 由中国法学会、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欧洲法律论坛15日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引领‘一带一路’法律合作”。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欧双方影响举足轻重,法律合作前景广阔。希望双方能服务落实G20杭州峰会成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欧法学法律界要创新理念,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政策对接,加强“一带一路”法律一体化研究,共同创立符合时代趋势的国际规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要加强中欧法律智库建设,提升论坛层次,就网络安全、多边贸易体制、金融财税体系等具有全球意义的法律问题开展联合研究,推进中欧法律人才交流项目及中欧法学家访学计划,推动中欧法律服务业对接。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在致辞时说,本次论坛重点探讨的跨境交易法律风险规制、跨国民事诉讼程序、统一数字化市场等议题,都与“一带一路”法律合作息息相关,也是世界法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要打造“一带一路”倡议中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对沿线各国法律规范、政策导向、纠纷解决机制的充分研究和理解,这样才能妥善处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风险、法律冲突、司法协助等诸多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将与国内外法学界一起,共同深化“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合作。

开幕式后,还举行了“中国-欧洲法律研究中心”“中国-欧洲法律培训基地”授牌仪式。上述中心和基地由中国政法大学组建。

中国-欧洲法律论坛创立于2013年,迄今已在北京、维也纳和罗马举办过三届,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框架,为中欧关系发展贡献了智慧。本次论坛为期2天,来自法国、丹麦、芬兰、波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越南、中国等国家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相关推荐
“十五五”期间北京将提升两大国际机场服务能力

“十五五”期间,北京将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提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服务能力。力争到2030年,北京“两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6亿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250万吨以上。

中国服贸会汇聚共赢发展的全球和声

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本届服贸会10日在北京启幕,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展厅外,各色旗帜飘扬在首钢园的钢铁森林间;展厅内,世界各地的展品琳琅满目。一幅全球携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图景正生动展开。

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支持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