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全球行车队走进汉中探访两汉三国文化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小云 2016-07-04 11:06:00

7月1日至2日,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媒体团队走进汉中,先后采访拍摄了石门栈道景区、音乐喷泉、张骞纪念馆、西乡茶园等,探访汉中“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

1

在石门栈道景区,媒体团成员无一不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对古人所创造的奇迹所赞叹。古老的秦蜀古栈道是继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之后,中国古代建设工程史上的第三大奇迹,是中国古代交通的活化石,在人类的生存、争战、迁徙、信息传递、贸易等诸多领域积淀了一份厚重、独特而神秘的文化底蕴。石门内外蔚为壮观的摩崖石刻记录了上至汉魏,下至明清的历史遗迹,被誉为“国之瑰宝”,其中最有名的“石门十三品”,反映了我国文字由篆到隶、由隶书到楷书的发展过程,是文字历史真迹,我国书法发展的的活历史。

2

7月2日,媒体团采访拍摄了张骞纪念馆。张骞是古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博物学家,是汉代著名的将军,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长达17年,行程万余里,沿途历尽艰险,备尝辛苦。“丝绸之路”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张骞西行,开辟丝路;和平友好,千古传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大历史进程中,张骞精神与伟大时代的主旋律完全契合。丝绸之路先行者张骞的第67代孙张利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张骞的精神时刻鼓励自己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为自己乃至所有汉中人指明了方向。

3

下午,媒体团来到西乡汉辰茶园,现场拍摄体验了采茶、制茶环节,品尝了汉中仙豪,并观赏了茶艺表演。采访团负责人表示,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展示汉中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提升在“一带一路”格局中的地位,加深汉中人民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促进汉中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4

 

相关推荐
姚敬:“一带一路”助中阿两国长远发展

天然的地理连结,悠久的人文沟通,阿富汗作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和中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两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姚敬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阿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两国的长远发展,而且有利于地区的稳定繁荣。”

丰富宫藏见证友好交往 “一带一路”力推中土发展

土耳其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矗立着一座闻名遐迩的老皇宫--托普卡帕宫。在近四百年的历史中,这座昔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宫殿聚揽了大量珍藏。

老挝华文学校寮都公学79年中国情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日前,在老挝华文学校寮都公学79岁生日那天,中老双方教师用笛子、古筝、葫芦丝以及具有老挝民族特色的手鼓,在学校礼堂里共同献上了一曲“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