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白春礼:2030年基本形成“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10 11:14:00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董瑞丰、邓华宁)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9日表示,到2030年,“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将基本形成,有望在带动双边多边及区域科技合作中发挥“骨干网”的作用。

在当天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白春礼说,中科院已于2016年初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行动计划”,牵头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计划重点开展战略咨询、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

在这一行动计划的框架内,中科院建立起战略咨询长效机制,完成了《“一带一路”科研合作态势报告》,成立“‘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为我国政府和沿线国家提供双向战略科技咨询建议。

同时,中科院组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计划,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共性科技需求和挑战,牵头启动20多项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并针对沿线国家的实际需求,转移转化适用科技成果,既服务沿线国家民众的生产生活,又促进当地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

此外,中科院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有关研究所等,计划每年为沿线国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名,培训科研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700名。

白春礼说,科技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等共性问题,而且与中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具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需求。从科技合作入手,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形成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

白春礼说,中科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在国际科技合作上的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科技内涵,提供科技保障和支撑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