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白春礼:2030年基本形成“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10 11:14:00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董瑞丰、邓华宁)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9日表示,到2030年,“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将基本形成,有望在带动双边多边及区域科技合作中发挥“骨干网”的作用。

在当天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白春礼说,中科院已于2016年初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行动计划”,牵头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计划重点开展战略咨询、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

在这一行动计划的框架内,中科院建立起战略咨询长效机制,完成了《“一带一路”科研合作态势报告》,成立“‘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为我国政府和沿线国家提供双向战略科技咨询建议。

同时,中科院组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计划,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共性科技需求和挑战,牵头启动20多项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并针对沿线国家的实际需求,转移转化适用科技成果,既服务沿线国家民众的生产生活,又促进当地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

此外,中科院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有关研究所等,计划每年为沿线国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名,培训科研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700名。

白春礼说,科技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等共性问题,而且与中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具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需求。从科技合作入手,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形成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

白春礼说,中科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在国际科技合作上的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科技内涵,提供科技保障和支撑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推荐
巴西科技部部长:深化巴中科技合作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巴西科技部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4月25日在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巴西和中国的科技合作将为两国带来双赢,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巴西专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上,巴西“观中国”专家佩德罗·祖佛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的讨论环节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中拉科技合作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合作网络

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4月23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科学日活动上表示,中拉科技合作持续提质升级,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