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共同体成型

2017-05-11 08:26:00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9日表示,科技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科学院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重实效的对外科技合作格局,为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白春礼透露,到2030年,“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届时中国科学院在亚太、亚欧、亚非地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处于龙头和中心枢纽地位。

白春礼介绍,去年中科院召开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有将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名科学家聚集在北京,会上成立了“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发布了《北京宣言》。它主要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为政府和沿线国家提供双向的战略科技咨询建议。

具体来看,一是建立战略咨询长效机制。二是组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计划,针对“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共性科技需求和挑战,牵头启动了20多项重大科技合作计划,比如说泛第三极环境研究、新发突发病研究等。三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针对沿线国家、地区的民众生产生活的需求,来转化适用的科学技术。四是加强沿线国家科技人才培养。

“我们想通过五年的时间,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打造合作基点,形成国际大联通的科技合作网络雏形。这个计划有个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并且在带动双边、多边及区域科技合作当中发挥骨干网的作用,使中国科学院在亚太、亚欧、亚非地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处于龙头和中心枢纽地位。而行动计划的长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使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成为亚太、亚欧、亚非地区‘科学共同体’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柱,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白春礼透露。

事实上,为了进一步支撑服务好“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科院于2016年初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行动计划,牵头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共同体”。这个行动计划重点开展战略咨询、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等工作。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表示,中科院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实施了相应的支持与沿线合作的计划。总的来讲,已经构成了相当的体系。在院里“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中,还包括了去年11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科研组织国际研讨会。

不过,曹京华也坦言,“中科院因为是国家战略力量,有三位一体的优势,我们既是最大的研发体系,同时也是国家战略思想库,同时也是非常大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所以我们有建制上的优势”。

相关推荐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一季度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

中国-格鲁吉亚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第比利斯召开

4月17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与格鲁吉亚第一副总理兼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部部长达维塔什维利在第比利斯共同主持召开中格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在海口启动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4月13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启动,将组织一系列专题的对接活动,打造出口产品拓内销的标志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