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北京5月12日电(记者赵旭)10日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在推动贸易畅通、深化经贸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重大项目建设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与沿线国家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发展势头迅猛。
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在推动与沿线国家的贸易畅通发展方面亮点纷呈。从贸易和投资来看,2014-2016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20万亿元人民币,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049亿美元。同时,我国还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领域,营造高标准的国际营商环境,吸引沿线国家来华投资。
与此同时,重大项目建设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老铁路、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开工,中俄、中哈、中缅等油气管道项目的建设或运营都在有序推进。我国企业先后在20个沿线国家建设了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超过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等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协定,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于去年7月开始实施。在即将开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将与格鲁吉亚正式签署自贸协定,与蒙古启动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并与20个沿线国家推进自贸区建设,其中包括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海合会、中国-马尔代夫、中国-斯里兰卡和中国与以色列的自贸区谈判,与尼泊尔、孟加拉国、摩尔多瓦等国家开展自贸协定的联合可行性研究。还将与巴基斯坦、新加坡开展新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中国在亚太自贸协定项下与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老挝四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结束了第四轮关税减让谈判,目前正在抓紧准备实施。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张幸福表示,自贸区建设在欧亚地区取得了突破进展,格鲁吉亚即将成为欧亚地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中国与摩尔多瓦自贸谈判联合的可行性研究已经结束,将适时启动正式谈判。中方已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定,将建立自贸区为长远发展目标,并开展第三轮经贸合作协议的谈判。
钱克明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的内陆国家在上几轮全球化快速发展时期中参与全球化的过程相对滞后,没有享受到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带一路”的建设恰恰是覆盖这些地区,为这个地区的经济融合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从空间布局来看,“一带一路”贯穿国际国内两条线,我们要借助它来更加主动的融入全球。由于沿线国家中多是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很薄弱,在贸易流通领域也欠发达。因此,一方面国内沿途省市可以利用好这一机遇,把现有经济潜力和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实现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是本着包容、开放的原则实现互利共赢,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与沿线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也将出现大量的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