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中国工厂摘掉孟加拉国村庄贫困帽子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3-21 11:11:31

新华社达卡3月21日电 (记者刘春涛、朱玉) 在距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半小时车程的一家工厂里,5000多名当地员工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每天,这座工厂生产约12万顶帽子销往世界各地。在一顶顶帽子生产出来的同时,当地村庄的贫困帽子也被摘掉。

这家由中国飞达帽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帽子工厂之一。飞达帽业2013年来到孟加拉国投资设厂,董事长颜禧强介绍说,经过6年多的建设,工厂从最初的200多人发展到现在5000多人。

如今,投资1亿人民币、一共12层的新厂房已经建设到第9层,新车间设备投资额也将达5000万人民币。新厂房投入使用后,工人数量有望升至1万人。

在厂区内的空地上,30多名当地年轻人正在等待工厂人事经理的录用通知。负责招聘的伊斯拉姆说,每天都有200至300名当地人到这里寻找工作机会。男青年拉色度说,6个月前他因家中有事辞职,如今又回来找工作,因为这家工厂环境好、待遇高。

飞达帽业高级经理人李福鸣说,2013年初到孟加拉国建厂时,这里是成片的荒草地,村里大概只有三四百人,工厂开始建设以后,周边越来越多的荒地上建起了民房,厂区周围常住人口也增加到上万人。

2013年,工厂门口只有一家小卖店,如今这里发展出一条商业街。仅仅6年时间,原来的小村庄已经发展成为相对富裕的“超级村庄”。

与工厂相关的教育培训事业也同时起步。一处临街商铺里,几台缝纫机整齐地摆放着。这是当地人开的培训点,提供基本缝纫机操作培训。经过培训后,求职者可跳过辅工阶段,拿到更高工资。

工厂修建的菜市场名叫飞达镇市场。每逢周末这里热闹非凡。在门口卖水果的本地人利顿告诉记者,之前的老市场一到雨季就污水遍地,工厂将市场翻新,抬高了地基并加盖了顶棚。

“很多人到我这里买水果,有本地人也有中国人,尤其是工厂下班时候生意非常好,我自己的兄弟也在工厂里上班。”利顿说。

同样在孟加拉国设厂的一家韩资企业是飞达帽业的帽舌供货商。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15%的当地员工都在为飞达帽业的这家大工厂服务,飞达帽业的发展拉动了公司销售以及工人就业。

飞达帽业孟加拉国工厂创始人颜宝玲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不久,他们就到孟加拉国考察,工厂如今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红利。对几千名孟加拉国当地工人来说,中国企业家口中的“一带一路”倡议或许是抽象的,但倡议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

颜禧强感叹说,2013年他们坐着牛车进村,如今每个月近百个集装箱的帽子从村里新修的路出发销往世界各地。未来,这条路上还将增设路灯,为下夜班的工人照亮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地表水处理项目开工

由中企承建的孟加拉国拉杰沙希地表水处理项目4月28日正式开工,项目将有效助力孟加拉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与孟加拉国开展电器能效标准合作

近期,孟加拉国工业部高级助理秘书穆罕默德·努鲁·伊斯兰·谢赫先生一行到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参观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能效水效及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专访|“中国促进孟加拉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访孟可持续和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穆斯塔法

“中国投资和中国经验帮助促进孟加拉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来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可持续和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穆斯塔法·马哈茂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