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在塞尔维亚开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23 10:58:00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23日电 (记者王慧娟) 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22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开幕,来自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代表将就如何促进中国-中东欧文化遗产交流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文化遗产论坛的举办是落实《中国-中东欧合作里加纲要》的实质举措,是促进中国-中东欧人文交流的对话平台。“人文交流是深化国家关系的‘基础设施’,是推进民间友好的‘民心工程’,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动车组’。”

为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领域全面合作,刘玉珠提出四点建议,即做好战略对接、搭建对话平台、拓展合作领域及加强国际合作。刘玉珠说:“中方愿意以此次论坛召开为新起点,与16国在多领域、多层次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

塞尔维亚文化和传媒部长弗拉丹·武科萨夫列维奇强调,此次论坛是“16+1合作”(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中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有利于增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沟通渠道。

“塞尔维亚希望成为中国可靠的合作伙伴,除基础设施投资和贸易往来,文化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武科萨夫列维奇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是传承给未来子孙的财产。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在开幕式上说,该论坛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更好地了解彼此,发展友谊,让“16+1合作”更丰富多彩。

中东欧国家相关机构官员、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代表参加了论坛。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代表们将以“世界文化遗址管理”“文化遗产保护新方法”为题进行分组讨论。

相关推荐
“红厅论坛:中国与塞尔维亚合作交流对话会”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红厅论坛:中国与塞尔维亚合作交流对话会”6月10日在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举行。近百名中塞两国官员、学者和媒体代表参会,就文明对话与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展开交流。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带来巨大机遇”——访塞尔维亚经济部国务秘书尼科利奇

塞尔维亚经济部国务秘书德拉加娜·米莉察·尼科利奇日前在宁波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塞尔维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塞中经贸合作将持续为中国—中东欧合作注入动能。

“我在塞尔维亚感受中国”开放日活动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我在塞尔维亚感受中国”开放日活动5月25日在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举行。数百名塞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高校师生等出席活动,在文化、科技、经贸、美食四个展区沉浸式领略中国传统和现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