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甘肃:丝绸之路三千里古道的旅游新热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25 10:35:00

新华社兰州5月25日电 (记者屠国玺) 五月下旬,在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旅游旺季开启。阳关和玉门关,这两个昔日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如今虽已是漫漫黄沙、断壁残垣,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却越来越多,许多人一边参观,一边脱口而出熟悉的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和去年相比,这两个景区的游客人数增长了近四成。”敦煌市旅游局局长贺雁鸿说,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丝绸之路”旅游热度逐年升温,丝路重镇敦煌的感受尤为明显。统计显示,2016年,敦煌的游客接待量超过了800万人次,这是五年前的4倍。“我们宾馆和客栈的床位已经超过了3万个,但到了七八月最旺季还是一房难求。”

和数字一样出现变化的,还有敦煌旅游的内容。从今年旅游旺季开始,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每天都会在敦煌进行驻场演出,加上沙漠实景剧和情境融入式演出,敦煌每天都在上演文化盛宴。

“‘白天看景、晚上睡觉’的传统丝路旅游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贺雁鸿说,除了观光,现在游客更希望在敦煌感受丝绸之路文化。

不只是敦煌,整个丝绸之路古道正在出现新变化。地处我国西北的甘肃,丝绸之路在其境内绵延1600公里,占陆上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的40%。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拥有众多丝路文化遗产的甘肃三千里丝路古道,旅游热度逐年升温。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们发展旅游的东风。”金昌市旅游局局长姜国文说,受益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当地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大变化,金昌市由原来的工业城市正在转型成为一座旅游城市——除了骊靬古城,当地还大面积种植花卉,成为西部地区的花城。

“以前业内有一句话,‘游得了新马泰、来不了大西北’,现在大不同了。”张掖市旅游局干部李国印说,丝绸之路旅游火热,交通便利是重要因素。他说,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兰新高铁通车后,来张掖的游客人数逐年增加,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张掖丹霞景区2013年才大规模开发,去年的游客数量已经超过了160万人次。

据此前出炉的国内首份《“一带一路”沿线旅游热度大数据报告》,位于丝绸之路上的甘肃兰州,成为过去3年“一带一路”沿线旅游热度上升最快的目的地,从兰州出发飞往境外的人数也以每年以近一倍的速度增长。

甘肃省旅游部门的统计显示,过去几年间,甘肃省国内外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均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甘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旅游热正让甘肃丝绸之路三千里古道呈现新面貌。

相关推荐
上半年甘肃外贸逆势突围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3.8%

7月22日,记者从兰州海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352.1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在全国排名第二。其中,出口85.6亿元,增长40.5%;进口266.5亿元,增长31.7%,增速排全国第一。

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逾352亿元

7月22日,兰州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甘肃外贸逆势突围,以33.8%的同比增速实现“总量稳增、质量攀升、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甘肃首列“保税物流+国际班列”开行

7月21日,261台商品汽车驶入兰州新区综保区,这批货值约2000万元的车辆将以“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模式运抵哈萨克斯坦——这标志着甘肃省首列“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正式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