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崛起多个大数据产业集群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26 15:46:00

新华社贵阳5月26日电 (记者王新明) 正在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旨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贵阳揭牌。

5月25日,参观者在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内的“时光隧道”参观 记者刘续摄

 

图为5月25日参观者在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内的“时光隧道”参观(记者刘续摄)

“实验室致力于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大数据资源管理和技术成果转化为核心,推进政府管理效能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和产业落地,在发掘和释放政用数据资源潜在价值等方面先行先试。”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王大鸣说。

2014年以来,贵阳市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一组数据见证了贵阳大数据发展成就:截至2016年底,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1302亿元,年均增长40.2%,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50亿元,两项指标全省占比均超过50%。呼叫中心坐席规模15万席,总量位居全国第五;大数据及关联企业超过4000家,货车帮、朗玛信息、数联铭品等大数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

打开我国大数据“版图”,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大数据发展也越来越亮眼。其中,北京市出台《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20家以上面向全球的平台型龙头企业,大数据和云计算从业企业达到500家以上,打造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形成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6年12月22日,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旨在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应用先行区、改革综合试验区和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还设立了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首期计划募集100亿元,通过支持大数据及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助推京津冀地区大数据产业整合协同发展和行业应用推广。

“真金白银”支持大数据发展的还有上海、湖北等地。根据《湖北省云计算大数据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湖北省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积极建成国家级产业基地。

《规划》明确,湖北将依托武汉等城市建设3到4个省级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对符合布局原则和能耗标准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执行大工业电价。同时,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的信贷支持。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显示,北京、广东、上海的大数据发展指数位居前三。但同时指出资本和产业是当前地方大数据发展的“短板”,人才供需结构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

“大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力。各地应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推进大数据安全与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

相关推荐
贵阳将打造三个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

记者14日从“聚焦数谷建设,全力增强创新动能”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阳将打造数据中心集聚区、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十大热词影响力排行榜》发布

6月1日,贵阳市委宣传部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发布《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十大热词影响力排行榜》。2017数博会的十大热词依次为:总理向大会致贺信、大数据助力制造业转型、大数据决胜脱贫攻坚、2017“十大黑科技”、BAT三巨头齐聚数博会、丝路贵阳计划、机器智能、主权区块链、智能工厂、用云量。

业界建言:聚合电商创新要素 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电子商务创新就要把握好全球的大势,围绕着国家发展的大势,寻找新模式、激发新动能、释放新红利,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可以从脱贫攻坚,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寻找新模式,找到新的增长点。”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在贵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