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疆“深夜食堂”遍地开花 点亮夜间经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4-12 09:58:07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2日电(记者高晗、孙少雄)晚间9时的新疆,炽热的阳光才刚刚收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便开始了寻找美食的旅程。遍地开花的“深夜食堂”,足以让大家享受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光。

进入春天,夜晚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里人流如织。广场中心的观光塔下聚集着不少游客,伴随欢快的乐曲,人们一同跳起了麦西来普。在这里,游客在品尝特色美食之余,还可以观赏、参与热烈的民族舞蹈。

自制酸奶、水果拼盘、烤肉抓饭……一家家生意火爆的商铺前排满了等待取餐的食客。新疆国际大巴扎夜市2018年8月正式开放以来,便迅速成为全疆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琳琅满目的特色工艺品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建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首月日均客流量就突破20万人次。

在大巴扎做小商品生意的祖合热·艾尔肯说:“从3月中旬开始,游客就多起来,所以赶紧要多准备些受欢迎的特色商品。”

“近期大巴扎推出了大型歌舞表演+餐饮的消费模式,让游客在视觉、味觉上体验新疆味道。除此之外,4月下旬‘舌尖上的巴扎’南北疆主题小吃街、8月中旬大巴扎步行街二期将与市民、游客见面。”新疆国际大巴扎负责人宁琦说。

随着新疆各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以购物、餐饮、休闲等形式的夜间经济活动中,夜间经济的悄然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也拉动各地经济快速发展。

新疆北部阿勒泰市的蓝湾夜市是一家冬季室内夜市,即使在冬季,外面天气严寒,室内依然温暖如春,配备有专业的中央厨房制作间,可以捧出50多道菜品,满足游客“全季节、全天候”对美食的需求。

新疆南端的喀什夜市一年四季不停歇。每天晚上,夜市里烤鱼、烤肉、西瓜、蜜粽、甜瓜等美食挑逗着人们的味蕾。烤肉摊主阿布力海提·卡斯木说:“白天准备食材,晚上做生意,一天可以挣1500元到2000元。”

图然妮萨·麦麦提敏在和田市新开的一家夜市里摆起凉面摊,“每天能营业到凌晨,我拌的凉面清新爽口,许多人拿来当下酒菜。”

每到夜晚,作为乌鲁木齐市的“保留节目”——灯光秀就会在国际大巴扎、益民大厦、新疆财富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展示;阿勒泰市打造的“景城一体化”让夜市里的游客感受阿勒泰的夜之美;和田的夜市则成为当地文化和旅游的一张名片,是游客到和田必到的“打卡地”。

如今,新疆各地旅游持续升温,前来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也带动了夜间经济发展。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新疆接待游客1285.45万人次,同比增长75.54%;实现旅游收入140.97亿元,同比增长80.84%。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百余名上合组织外宾访新疆:“这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美!”

新疆之美在何处?在百余名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外宾的惊叹声中,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在于发展。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5.4% 一季度新疆外贸“开门红”

一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1081.6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值951.7亿元,进口值129.9亿元。新疆外贸平稳运行,实现“开门红”。

丝路枢纽“扩容” 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含金量”凸显

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启用新航站楼,年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较原有机场保障能力增长两倍以上,国际航空枢纽的“含金量”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