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以青年交流促民心相通”——访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院长曲欢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4-15 12:51:27

新华社首尔4月15日电(记者陆睿、王婧嫱)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院长、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各国青年能够成为促进民心相通的纽带,进一步推动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学术研究和智库交流。

她说,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加强青年交流一直是其工作重点。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也更加开放包容,他们关于“一带一路”的交流和探讨,能够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夯实民意基础,帮助当地民众更客观、真实地认识“一带一路”。“这样的交流效果往往更加深入人心,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带一路’应该是不分国界、海纳百川的,更应该是属于青年和未来的。”曲欢把“一带一路”建设比作一片汪洋大海。“大家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你有远洋轮船就去深海捕鱼,我家住海边就去赶海拾贝,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维护好这片海洋宜人的生态环境。”她说。

谈到不久前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和韩中文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青年论坛,曲欢颇为感慨。“共有来自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名青年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大家热切希望了解‘一带一路’,并对‘一带一路’建设有着自己独到而丰富的见解,大家自由交流、各抒己见,氛围之热烈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们希望这些青年通过学习和了解‘一带一路’,能够更好理解‘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同时也为个人发展带来更多的选择和空间。”她说。

说到智库交流的意义,曲欢表示,通过举办智库论坛能让各国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换意见,有助于对“一带一路”的整体架构和宏观蓝图形成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避免产生片面理解。

曲欢说,智库层面的交流还需要更多长期的、可持续的项目,可以常设开放的对话平台,让更多人参与到“一带一路”的讨论中来,用不同国家的文化相通点作为牵引,让各国民众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去阐述和传播。“这样的尝试一定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拉近人们心与心的距离。”

相关推荐
共建“一带一路”续写中国和东南亚民心相通新故事

中国和东南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历史的长河中,古丝路架起文明对话的桥梁,睦邻友好不仅刻于史书与古迹,更融入了市井烟火。

为中老民心相通贡献云南力量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讲师、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中方联络人李正阳认为,云南省致力于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展望中老合作与中国—东盟合作的未来前景,云南需牢牢把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坚持经贸发展与人文交流并重,以交通、经贸、旅游、文化为复合抓手,盘活各方面优势资源,为实现中老民心相通贡献云南力量。

一河相挽两国 一节心手相牵

中越两国人民均有欢度春节的文化习俗。同庆新春佳节,成为中越民心相通、文化相近、睦邻友好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