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签署石油管道建设协议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31 10:05:00

新华社坎帕拉5月31日电 (记者袁卿) 东非国家乌干达和坦桑尼亚26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签署两国石油管道建设协议,结束了两国间就两国管道建设问题的长期谈判,极大推进了管道的建设进程。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协议内容包括项目的税收优惠、时间表及执行、管道的技术标准以及本土化水平等。

据悉,该石油管道全长约1400公里,预计造价35.5亿美元,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电加热石油管道。这条石油管道起点在乌干达的霍伊马地区,终点在坦桑尼亚的坦噶港。根据计划,该管道于2016年底开建,2020年完成。乌干达西部目前已发现超过65亿桶石油,将实现石油量产。

乌干达财政部曾透露将筹集超过9亿美元,用于建设乌干达西部油区的道路和机场基础设施。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日前对媒体表示,这是东非共同体地区融合的战略性项目,将使得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双边受益并增进两国关系。这一项目也彰显了该地区政治、社会和经济融合的重要性。

坦桑尼亚宪法和法律事务部长卡布迪表示,这条石油管道将有利于增加税收,提升基础设施发展,增加石油管线附近区域的经济活力和促进石油开发。

乌干达、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三国就乌干达石油对外输出管线已进行过长期协商。2016年4月,在乌干达坎帕拉举行的第13届北部走廊一体化项目峰会上,东非国家领导人宣布,拟建的乌干达石油输出管线将通过坦桑尼亚,而非肯尼亚。穆塞韦尼表示,坦桑尼亚局势和平稳定、土地制度简单、坦噶港自然条件优良,这都是乌干达选择石油管道从坦桑尼亚经过的原因。

相关推荐
首批河南进口乌干达咖啡豆入仓濮阳

伴随着卡车的汽笛声,首批19.2吨河南进口乌干达咖啡豆日前入仓濮阳,意味着河南打通了乌干达特色农产品来豫大通道,豫非合作扩展至新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开展义诊活动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阿鲁沙地区开展巡回义诊活动。本次巡回义诊的专家团队由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山东)医疗队、第34批援桑给巴尔中国(江苏)医疗队、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组联合组成。

中国援建供水设施助力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防治血吸虫病

清晨,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奔巴岛上,姆林多社区的小男孩哈桑拿着脸盆来到供水点,拧开水龙头,脸盆不一会儿装满了清澈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