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季度乌克兰农产品出口增长22%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5-10 10:09:10

乌克兰通讯社5月8日消息,乌农业部代部长特罗菲姆采娃表示,2019年第一季度乌克兰农产品出口增长22.5%,“与2018年同期相比,农产品贸易增长18.4%(增加10.7亿美元),出口增长22.5%(增加了9.899亿美元)”。

特罗菲姆采娃介绍,2019年第一季度,乌贸易额达259亿美元,其中69亿美元(26.6%)是农工综合体产品。农业综合体外贸形成贸易顺差最重要的因素是粮食作物的大量出口,在一季度农产品出口中占比45.4%。葵花油出口占比22.2%、油籽出口占比6.7%。

一季度农产品出口区域结构中,亚洲国家占主导地位,达40.9%,欧盟国家占34.9%、非洲国家占15.3%、独联体国家占6.3%。乌克兰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是:印度—9.9%、埃及—8.6%、中国—7.5%、土耳其—7.4%、荷兰—7%、西班牙—6.3%、意大利—4%、波兰—3.3%、白俄罗斯—2.9%、德国—2.9%。

乌前十大出口农产品包括玉米—32.97%,向日葵、红花油或棉籽油—20.95%,小麦、小麦和黑麦的混合物—11.26%,大豆和花生油粕之外从植物中获得的油渣—5.40%,大豆—4.97%,肉类和家禽内脏—2.73%,油粕和其他豆油的残渣—1.46%,油菜籽—1.33%,豆油—1.13%,烟草、雪茄及其替代品—1.0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乌粮食收成创历史纪录—7055.7万吨,预计出口4700—5000万吨。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兰州海关2月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以敦煌文化符号为代表的甘肃文创产品,亦实现出口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