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创业大街迎来三周年,海淀“双创”迈上3.0

责任编辑:刘佳音 2017-06-16 15:21:53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16日电(柯涛)6月12日,中关村创业大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这一天,在这条长220米的街区,汇集了包括蚂蚁金服、清华同方、微软、ARM等在内的50余家国内外大企业,以及众多的参观者、创业者和投资人。他们在这里搭台展示“双创”成果,寻找合作伙伴,交流创业项目……

这一天,这个中国的“双创”地标迎来了她三周岁的生日。

然而,热闹的背后,不仅仅是中关村创业大街作为全国双创策源地的繁荣与影响力,更是海淀区“双创”迈上新台阶的一个标志。

海淀“双创”迈向新阶段

作为海淀“双创”发展的缩影,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三年来,围绕“产业创新”和“全球创新”先行先试,目前已汇聚起海量的创新创业资源,形成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并积极迈向全球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1

第四届Innoway创新创业活动

6月12日举行的第四届Innoway创新创业活动开幕式上,一系列数字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三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成立三年来,中关村创业大街创新创业生态升级的同时,入驻机构也在不断蜕变--从最开始的咖啡馆、小的服务机构,向一个创新创业服务集团进行升级和蜕变;从最开始只是单纯提供服务,向通过服务和资本的结合服务创新创业者进行转变。

截至目前,中关村创业大街已经汇聚了包括车库咖啡、3W咖啡、联想之星、36氪、创业黑马在内的45家国内外优秀创业服务机构。同时,街区还联合30多家大企业、50多所高校、20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等,不断探索模式创新和服务升级,并打造出多种特色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三年来,中关村创业大街及入驻机构累计孵化团队1900个,其中海归和外籍团队222个,获得融资743个,融资成功率39%,总融资额91.04亿元,平均融资额1225万元,其中融资超过1亿元的企业40多家,独角兽企业2家。

中关村创业大街运营公司总经理聂丽霞介绍,39%的融资成功率,在行业里基本处于领先地位,这也说明了社会资本的认可。然而,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在于社会资本带动了很多资源共同来扶持这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此外,街区机构还在全国设立100余家分支,在海外设立10余家分支,同时还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家机构建立起合作网络,加速海淀向全国、向世界辐射输出创新创业理念、服务与资源。

2

海淀区区长于军在第四届Innoway创新创业活动上发表讲话

海淀区区长于军表示,经过三年的发展,中关村创业大街已经从表面的喧嚣,走向内敛成熟和自信。大街今天的气质已经不是三年前了,所形成的底蕴、厚重、自信、秩序,以及对全世界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三年前。这种气质来源于,大街有更多深度的服务了,有更多整合资源的空间了,有更完善的政府服务体系了,有更多为国家“双创”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探索了。

从小微创业向“小企业+大企业”创业生态升级

数字的背后,显示的是海淀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双创”迈向纵深发展与横向辐射的新阶段。

3

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活动

近两年来,大企业的身影越来越多的活跃在海淀的“双创”日程上,在6月6日举行的“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活动中,联想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钢研集团等大型企业负责人均出现在活动中,并分享了各自企业的“双创”成果。

作为海淀“双创”的突出代表,中关村创业大街自成立起便不断加强与大企业的合作,探索海淀“双创”纵深发展新模式。

在2016年10月举行的全国双创周北京活动现场,中关村创业大街就联合东软、海尔、英特尔、中海油、大唐、毕马威、ARM、清华同方、微软、百度云等1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成立“大企业开放创新联盟”,并设立联盟联合孵化基金,以此加强创新项目培育、孵化,支撑大企业转型及小微企业发展。

三年来,中关村创业大街也不断推动“双创”与资本的深度结合。

在街区,目前各机构设立的基金已经超过20支,总规模超过30亿元,已带动上百亿的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

在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关村创业大街产业双创基金正式发布,规模5亿元,该基金将依托中关村创业大街等优质资源,以资本助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资源整合。

4

创业会客厅线上平台升级版正式发布

中关村创业大街还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双创服务”,成立三周年之际,中关村创业大街又在线下创业会客厅的基础上,全新发布了创业会客厅线上平台升级版。今后,线上线下平台将融合来自政府和市场的政策、技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200多个服务机构的千余项服务,通过“互联网+双创服务”,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创业大街负责聚拢资源,大中小企业广泛参与,资本、技术、人才、服务等要素齐备。目前,整个中关村创业大街乃至海淀“双创”,都被带入到全要素参与创新创业的全新生态,不断推动海淀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具有创新创业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从海淀向全球创新升级

海淀区区长于军表示,创业大街只是海淀作为全国“双创”基地的一个缩影,也是北京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的具体代表,更是中国“双创”的一个重要策源地,它本身不局限在这二、三百米长的街区,它更广阔的影响力和支撑它的群体和平台是整个海淀,整个北京,甚至整个国家。

5

2016年10月14日英特尔实验室开业

近年来,微软、英特尔、ARM、毕马威等行业巨头陆续在海淀设立孵化器,Plug & Play、500startups、Silk Venture等知名孵化器也积极推进海淀的落地事宜。

作为全国创新创业地标,中关村创业大街不断积极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全球创新平台,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加快从本地运营向全球创新升级。

中关村创业大街联手街区机构,先后与美国、以色列、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20余个国家的30余个机构开展合作,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和人才汇聚,积极打造全球创新资源进入中国的窗口和平台。

6

2016年中关村创新创业季期间举办的DEMO THE WORLD全球创新路演活动

过去2年,中关村创业大街还结合全球创新社区的运营,先后多次联合入驻机构,以跨境孵化、互设分支机构、举办国际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对接与合作,搭建起一个全球创新创业资源聚合、交流、展示、合作的平台,为国际创业服务机构与创新创业项目进驻中国提供落地空间与全方位服务,构建完善的全球化创新创业服务生态。

在6月12日举行的第四届Innoway创新创业活动开幕式上,中关村创业大街还对外发布了大企业全球招募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发布并招募大企业的内部开放资源与创新需求解决方案,为国内与国际创业项目提供大企业产业资源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构建创业者与大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

与此同时,海淀区的不少企业和孵化机构也积极加快全球布局,主动链接全球创新创业资源。

根据海淀园提供的资料,自2015年以来,海淀孵化机构就通过跨境孵、成立海外分支机构等多种形式加速向全球拓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海淀创业孵化机构成立的海外分支机构超过21家。其中最著名的便包括IC咖啡、启迪孵化器、天使汇、亚杰商会、溢思得瑞、联想之星等。

这种生态的影响力是持久广泛的,目前以中关村创业大街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模式及服务半径已经突破北京、京津冀地区,向全国乃至世界延伸,带动全国“双创”升级。

“下一个三年,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的地标和关键枢纽,我们搭建一个资源的聚合平台,深度服务5000家优质创新型企业,链接超过500家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带动500亿的社会资本共同来支持创新创业。”中关村创业大街总经理聂丽霞说。

相关推荐
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五周年 创新产业生态体系逐渐完善

中关村创业大街已发展形成初创服务、加速服务、产业创新服务和全球创新服务四大服务功能,构建起了完善的创新产业生态体系和全球产业创新生态加速平台。

中关村创业大街发布“翼”计划 226项服务支持科技型创业团队

全国“双创”策源地之一中关村创业大街12日发布“翼”计划。“翼”计划将根据创新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226项精准服务,全力支持科技型创业企业孵化成长。

中关村海淀园企业“走出去”具有四大特点

最新发布的《影响力遍及五大洲 国际化迈入新时代——中关村海淀园国际化新趋势》报告提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不断积累,以及近十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中关村海淀园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具有四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