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呼吁推进现代供应链建设 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5-16 09:14:00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王雨萧、于佳欣)推动供应链创新发展,是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业内人士建议,聚集各方智慧和力量,开展供应链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快推进现代供应链建设。

供应链简言之,就是指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消费的全链条。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强调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将主要精力投入关键业务,非关键业务由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完成,充分发挥相关企业各自的核心能力,形成优势互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商务部14日召开的现代供应链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过去几十年,由于融入全球供应链,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但目前中国还处在全球供应链中劳动密集的环节。在技术、制度、大国博弈等因素驱动下,全球供应链将呈现很多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利用好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弯道超车等机会,增强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业务协同,能提高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国家运行质量效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说,经有关部门测算,通过优化供应链,企业每年能节约2万亿元左右的成本,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15%以上。

如何推进现代供应链建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建议,在政策制定方面,要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点要考虑企业、平台怎么落地,试点城市怎么结合;线要考虑重点示范行业如何设计方案;面要考虑整个供应链网络如何搭建,统一市场怎么建设,政策体系怎样完善等。

“针对我们国家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情况,要以试点城市为核心,打造供应链发展创新高地,特别是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结合消费中心城市、制造业城市的特点,侧重地进行改革设计。”王青说。

打造现代供应链体系,人才是基础。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申作军建议,要将最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教材引入到国内,培养复合式人才。

王炳南说,供应链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推进现代供应链工作要开展联合研究,加强与相关高校和智库的战略合作,为高质量高水平供应链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两区”政策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在14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推介活动中,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介绍了“两区”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在丰富消费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