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呼吁推进现代供应链建设 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5-16 09:14:00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王雨萧、于佳欣)推动供应链创新发展,是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业内人士建议,聚集各方智慧和力量,开展供应链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快推进现代供应链建设。

供应链简言之,就是指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消费的全链条。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强调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将主要精力投入关键业务,非关键业务由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完成,充分发挥相关企业各自的核心能力,形成优势互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商务部14日召开的现代供应链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过去几十年,由于融入全球供应链,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但目前中国还处在全球供应链中劳动密集的环节。在技术、制度、大国博弈等因素驱动下,全球供应链将呈现很多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利用好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弯道超车等机会,增强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业务协同,能提高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国家运行质量效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说,经有关部门测算,通过优化供应链,企业每年能节约2万亿元左右的成本,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15%以上。

如何推进现代供应链建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建议,在政策制定方面,要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点要考虑企业、平台怎么落地,试点城市怎么结合;线要考虑重点示范行业如何设计方案;面要考虑整个供应链网络如何搭建,统一市场怎么建设,政策体系怎样完善等。

“针对我们国家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情况,要以试点城市为核心,打造供应链发展创新高地,特别是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结合消费中心城市、制造业城市的特点,侧重地进行改革设计。”王青说。

打造现代供应链体系,人才是基础。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申作军建议,要将最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教材引入到国内,培养复合式人才。

王炳南说,供应链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推进现代供应链工作要开展联合研究,加强与相关高校和智库的战略合作,为高质量高水平供应链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相关推荐
从“世界工厂”向“全球供应链枢纽”升级——透视我国供应链发展新趋势

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彰显的是我国供应链企业提速出海的发展趋势。

外资金融机构“看多”中国经济前景

近期,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表示,随着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各项措施加力,中国经济积极信号增多,凸显韧性和活力。

英国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英国经济学家、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约翰·罗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投资效率高,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相信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