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聚焦合作共赢的文明逻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5-16 10:58:13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温馨、张骁)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各方认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必须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谋和平,以文明对话促发展。

“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承办,旨在挖掘智库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国际组织代表、政府官员、智库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表示,历史证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当今世界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通过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而落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文明、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的东方智慧。

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班迪·林沙军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世界文明交流带来了重大机遇。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世界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因此,有必要将各个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建堂说,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彼此尊重、平等往来,这是认识和处理不同文明关系的根本。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亚洲乃至世界各支文明更宜求同存异,相互包容,扩大共识,寻求共同的价值。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各国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当今世界面临着很多挑战,人类想要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当中保持理智,就需要在保留各自文明特色的同时,互相学习交流,促成跨文化、跨文明的对话,推动共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长蔡昉介绍,分论坛计划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智库伙伴关系计划”,努力形成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智库伙伴关系常规运行机制;与相关合作方签署《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智库伙伴关系意向书》;发布新书《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挑战与未来》;发布报告《亚洲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报告》;设立首批联合研究项目。

相关推荐
博鳌亚洲论坛丨专访:亚洲国家应发出维护自由贸易强音——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兼事务局局长泉川友树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兼事务局局长泉川友树表示,亚洲各国应坚持自由贸易原则,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向世界发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

国际纵横谈|倾听拔节成长的声音——世界关注两会感受中国经济前行动力

在“两会时间”里,世界更清晰地听到中国经济拔节成长的声音,感受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动力,增强合作共赢的信心。

外交部:将继续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了会议成果,表示中方将继续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全球南方共同实现绿色、低碳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