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5-23 11:03:24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走出国门的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企业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建设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刊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张水波教授,分享他对企业创新驱动,以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为手段,推动自身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的思考。

本刊记者: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您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张水波:从宏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因主要矛盾转变而产生的新要求。一般认为,高质量发展包括6个内涵,即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对“高质量发展”这个构念的指标测度。我们应加紧研究,制定“高质量发展”的量化评测指标,以便企业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操作。

可持续发展理念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因人类需求不断膨胀与全球资源有限的矛盾愈发尖锐,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经济活动应受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以利于子孙后代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我认为,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概念上密切相关,甚至有时在使用时可以相互替代。严格来讲,高质量发展观应属于一种发展的方法论,高质量发展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本刊记者: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理念是如何体现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

张水波: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包括投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废止的全生命周期内,做到规避环境风险和保护生态系统,尽可能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和诉求,满足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作用,实现项目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长期和谐发展,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而只有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才能真正建成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项目:在项目前期达到高质量的决策,才能平衡好各利益相关方的短期与长期目标;建设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利用好各方优势互补的宝贵资源,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在项目建成后能够高效率使用,实现项目与当地的和谐发展,才能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获得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本刊记者:如何判断一个基础设施项目是否可持续?国际通行的标准有哪些?

张水波:判断一个基础设施项目是否可持续,就要看它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长期目标。

国际金融机构出于控制项目投融资风险考虑,先后推出如“赤道原则”等与环境和社会问题相关联的贷款或投资原则,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专业机构也发布了一系列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的评估标准,从经济、社会、环境、治理等角度对企业参与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确立规范。

目前,国际上使用比较普遍的基础设施可持续评价标准有:SuRe(可持续和弹性基础设施标准)、Envision(可持续基础设施评价系统)、IS Rating Tool(基础设施可持续评估工具)、HSAP(水电可持续评估系统)、LEE(绿色建筑标准)、CEEQUAL(土木工程和环境质量评估和奖励计划)等。他们有些普遍适用于各类基础设施项目,而有些仅针对交通、水电等专业领域基础设施项目。

2016年,为引导和推动企业参与投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简称:承包商会)发布了《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指引》,从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可持续治理等方面制订了中国的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的行业性规范。《指引》按照项目设计和项目建设运营两大阶段分别设计指标,各指标项内容尽可能做到定性指标可评估、定量指标可度量,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强。目前,承包商会正积极地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使用该《指引》。

本刊记者:请您分析国际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张水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受有限资源的约束和重速度、轻质量观念的局限性,中国承包商往往仅注重对工程实施阶段的管控,而忽略了对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及竣工后的运营和维护。有些项目竣工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资源浪费。

未来,在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时,一定要继续向前延伸,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规划;向后拓展,介入项目建成后的运维,确保项目发挥其使用价值,分享项目利益。这既是现有资源约束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为例,这一项目的建设和投产运营,不但对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清洁能源供应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而且可为相关国家带来大量外汇收入,促进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工程建设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当地的建材、冶金、化工、油气设备等数十个产业的发展,并为各国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本刊记者:针对中资企业,您认为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的重点和难点有哪些?企业应如何应对相关风险?

张水波:经过我国国内近3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我国承包商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并在港口、桥梁、电力及超高层建筑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建造技术,建设能力为世界认可。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承包商在设计咨询、项目融资、运营维护等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对国际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理解与使用和国际一流承包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是亟需补齐的短板。

从企业层面上讲,我认为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于提升项目前期的决策质量,方法就是做好可行性研究,明确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并对项目竣工后能否达到目标群体的利益公平进行评估,建设符合当地发展需求、适合当地发展水平、能为当地发展发挥作用的“可付得起”的基础设施。难点则有:如何摆脱我国企业决策的思维习惯和定式;熟悉掌握国际通行标准;如何提升企业海外经营的合规性;如何对多变的外部环境进行应对等。

企业应从资源、能力、机制三方面入手,提高企业竞争力,应对相关风险。就资源来说,尽可能整合好企业现有的物资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化资源,尤其注重聘用当地中高级管理人员,建立并完善远程管理系统,提高办公效率;就能力来说,应努力扩展国际市场能力、营运能力、技术能力、融资能力;就机制而言,应完善企业决策机制、创新机制、管控与激励机制。

我国“一带一路”顶层设计已经完善,但是“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外向型、复合型与开拓型专业人才供给明显不足。麦肯锡《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国际经验的经理人,但目前中国仅具备5000人,高层次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发布《“一带一路”人才白皮书》也显示,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人才挑战集中在质量上,66%的企业表示难以找到高级别人才。我认为,培养一批有情怀、有视野、有素养的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尤其是优秀国际工程企业家和项目经理是企业当务之急。如何建立好招聘、培养、留用这样的人才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才是我国企业以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关推荐
可持续发展引领纺织业跨境产业链重塑

近日,300多位行业专家、学者来到广西桂林这座国际旅游城市,在这里体验传统环境敏感型的纺织业与山水、人文、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融合路径,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跨境产业链重塑中的引领作用。

2024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埃及举办

2024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10月31日在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举办。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政策发力 前景可期——海外专家认为中国政策将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海外人士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政策发力稳增长、强预期,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中国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中国市场长期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