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便利店用上“便利电”——小微企业主有感上海营商环境变化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5-24 16:48:29

新华社上海5月24日电(记者王默玲)“50多万元的电力增容预算一分钱都不用掏,真是太意外了,小超市终于开起来啦!”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彭胜说,“用电这件事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上海营商环境的改善。”

开一家生鲜便利超市是彭胜一直以来的梦想,可选好的店址用电容量才15千瓦,开生鲜超市要用到空调、冷柜等大功率电器,势必要对用电进行增容。听说用电增容改造涉及的费用并不低,考虑到自己是小本经营,彭胜的开店梦想一度被搁置。

“前不久,在新闻里看到上海正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电力公司也推出了一系列办电便利措施。”今年4月15日,彭胜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松江供电公司提出申请,希望将店址的原用电容量增容至40千瓦。

申请当天,供电公司便与彭胜取得了联系,约定次日勘查现场。“新增低压电缆近350米,增设电缆分支箱一台,配合路面开挖与修复工程,共涉及费用50余万元。”一番勘查之后,供电人员制定出了一套增容改造方案。

一听需要50多万元的用电工程费用,彭胜的创业热情被当头浇了盆冷水,“对小微企业来说,50多万元的费用太高了。”不过,供电公司很快让彭胜吃下了定心丸,供电人员告诉他,这笔费用将全部由电力部门承担。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为近千家小微企业客户完成了接电。”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殷立军介绍说,通过固化小微企业“零投资”“零保证金”政策,以及承担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接电工程的全部成本等措施,今年已经累计帮小微客户节约投资近2000万元了。

2018年底,世界银行发布了《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认为中国在过去一年里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从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其中“获得电力”指标排名从第98名上升至第14名。

近期,彭胜的小超市正式开业。忙碌并开心的彭胜感慨:“供电公司营业厅我也只跑过一次,便利店就用上了‘便利电’,真好!”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