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湖南高产攻关试验田里抢种忙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5-29 08:33:26

村民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镇雷峰村的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运送秧苗(5月27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新华社长沙5月29日电(记者席敏)看雨势、望风向、观苗情……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王化永神情焦虑,顾不上打伞,在田埂上一路小跑着来回查看。

他面前一块块已平整完的水田里,40多个头戴斗笠、身着雨衣的村民正紧张地弯腰抢种,一行行秧苗伫立在水中,于微风细雨中轻轻摇摆。

这里是位于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镇雷峰村的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49岁的王化永是当地的科技种田带头人,自2009年在雷峰村承包108亩地以来,他一直驻守在这里,承担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重任。

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一次次突破世界水稻高产难关,成绩已经十分喜人,王化永仍然保持冲刺,“要争取更好的成绩”。

这两天,时晴时雨。为了抢抓插秧的最佳时机,王化永赶紧组织人把试验田里的秧苗插完。一阵急雨,他在办公室里坐不住,直接冲到田里,边提起水闸调整水位,边指导村民插秧。王化永擦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雨太急了,风也大,田里水不能太多,秧苗站不住。”

和人们印象中边插秧边后退的场景不一样的是,3个村民拖着木制画行器,将试验田一纵一横地分成均匀小方格,并保持严格间距,形成错落有致的宽窄行,其他村民则将秧苗插在方格四角,边插秧边往前走,把绿油油的一片秧苗留在身后。

冒雨赶来查看苗情的羊古坳镇农技站原站长肖利民说,这种“反常”的插秧方式,在保持秧苗间隔均匀和良好通风的同时,使得水稻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提高产量。

对羊古坳的农户来说,这片试验田已成为最好的“田间学校”。这段时间里,村民们既帮忙抢种,也在这所学校里抢学田间管理知识。

人群中,雷峰村村民王祝娥插秧的动作格外麻利。刚刚一路插秧走到田边,来不及直身的她立刻又抄起一把秧苗,转过身继续边插秧边向前走。“每年来帮忙插秧都能学到不少新知识,大伙儿也增收了,一亩地多收了三四百斤。”说起自家地里产量时,王祝娥笑声爽朗。

再过几天,试验田里就要结束插秧了。王化永说,新的亩产结果出来之前,他难得有歇下的时候,“种田不仅要有良种,还要有良法,和工厂流水线生产不一样,田间管理要根据气候变化等,随时进行精细调整,才能不断提高产量。”

说话间,雨势渐小,王化永脸上才露出笑容。旁边几名村民干脆摘下笠帽,脱下雨衣,低头继续插秧。在他们身后,一片片试验田已是绿意盎然。

相关推荐
湖南—埃及企业线上对接交流会举行

“同心促贸 合作共赢”湖南—埃及企业线上对接交流会4月7日举行。活动分设中国湖南长沙与埃及开罗双会场,来自湖南和埃及的多家企业进行现场推介,并就技术合作、市场拓展等展开交流。双方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对非经贸服务项目清单》发布!湖南省“四师两会”联手发力,赋能湘非经贸高质量发展

近日,“湘社兴湘”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沙龙暨资源对接会在长沙成功举办。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商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28家省级行业协会商会近40名负责人参加活动。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在长沙举办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以“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为主题,主展馆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将举办中非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合作成果展,并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传统医药、跨境电商、现代农机、工程机械等领域设置专题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