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从一条蚕看双创“点亮”传统产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6-17 15:00:13

新华社杭州6月17日电(记者马剑)蚕宝宝不再吃桑叶,改换了口味,食用由大豆豆粕、豆腐渣等蛋白质原料,玉米粉、番薯粉等碳水化合物原料以及维生素复合物、桑叶粉组成的人工饲料,茁壮地成长……经过7年技术攻关,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使得传统养蚕模式实现“蚕”“桑”分离,同时还显著提升蚕丝产量和质量。

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一家来自“中国领带之乡”嵊州市的传统丝绸领带企业通过双创转型升级的故事流传甚广,展位上一条条可爱的蚕宝宝引来参观者频频驻足。

这家名叫浙江巴贝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对工厂化养蚕的研发,源于真丝原料市场一次次的价格波动。“近年来因养蚕成本增大,蚕农逐渐退出,养蚕行业不断萎缩,以浙江省为例,鼎盛时期年产鲜茧8万吨,到了2018年只有2万吨。”浙江巴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耀说,蚕茧市场的每一次价格的波动,对企业来说都是一次或大或小的震动。

为获取稳定和高质量的原料,巴贝集团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组建攻关团队,在选种、人工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开展工厂化养蚕研究。一个双创项目就这样在一家传统企业的车间里成功孵化。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孟智启说,家蚕饲养工厂化让丝绸行业有望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据悉,巴贝集团目前已具备了每年1万吨高质量鲜茧的生产能力,相当于约10万户普通蚕农一年的劳动成果,而其工厂化养蚕车间内仅使用不超过200名工人。业内专家表示,蚕品改良、生产工艺、环境控制等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其产品优质稳定。

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究创业与投资,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恺秉对此感触颇深,“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变化,我们对创业创新的理解不断加深,开始从大量模式创新慢慢过渡到技术创新,从互联网领域点燃的双创正带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相关推荐
未来产业,创造更“酷”的世界

在虚拟数字人的协助下办理业务,借助脑机接口用意念打字,利用生物信息“打印”器官为患者做移植手术……你是否曾幻想过这些“酷酷”的场景将在未来世界中成为现实?如今,已有一批前沿技术从业者面向各领域的全新场景,探索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产业。

安徽金寨:栽桑养蚕促增收 编织乡村振兴梦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和支撑。“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村两委围绕桑蚕特色种植养殖,强化组织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以党建带动蚕茧产业,实现群众共富路上大步前进。”安徽金寨县铁冲乡张店村支部书记陆明深有感触地说。

四川: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重点实施“三个工程”

​中共四川省委11月30日下午在成都举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表示,未来四川将按照全会部署,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推动四川制造向四川创造、四川智造转型发展,重点实施“三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