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金寨:栽桑养蚕促增收 编织乡村振兴梦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2-12 12:38:17

“每年的12月中下旬,我们都要对桑树进行剪梢和整枝,这样能大大提高春季桑树的发芽率,促进桑叶生长。”12月10日,金寨县铁冲乡张店村卷桥组蚕农陈绍付一边麻利地给桑树修枝,一边介绍道,“近年来,我家通过种桑养蚕卖茧,每年都有3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走进安徽六安市金寨县铁冲乡张店村,一望无际的桑园围绕着村庄铺展开来,30多位村民正在桑园忙着施肥、剪枝,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图文并茂的墙体文化,漂亮整齐的民居楼房……一幅富美乡村的和谐画卷展现眼前。

“蚕桑产业作为张店村的传统产业,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群众有养殖基础且发展意愿高的优势。”六安市烟草专卖局驻张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张力说,“2022年张店村集体春秋两季养蚕104张,收入19.2万元,三户大户养殖60张,收入15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和支撑。“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村两委围绕桑蚕特色种植养殖,强化组织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以党建带动蚕茧产业,实现群众共富路上大步前进。”张店村支部书记陆明深有感触地说。

“桑、蚕全身都是宝。蚕茧可以加工成蚕丝被,蚕沙能制药,桑枝能用来做菌棒,树木还能改善水土……”谈到栽桑养蚕的好处,陆明打开了话匣子,去年以来,张店村两委争取六安军分区捐资100万元、政府支持扶贫项目资金230万元,流转群众土地300亩,栽植“强桑一号”,改造提升老桑园64亩,新建养蚕大棚7处8000平方米、小蚕共育室4处300平方米、标准化养蚕室1处600平方米,同时还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建成蚕桑示范基地一座。

“今年蚕茧长得好,养蚕收益很可观,这一切与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两委’支持分不开,正是在大好的环境政策下,先进的技术指导下,我才家才过上了好日子。”张店村蚕农李昌柱高兴地说。种桑养蚕比过去传统的生猪养殖相对轻松,只要勤劳,一年能养八批左右的蚕种,靠着卖蚕茧他每年都能有上万元的经济收入。

张店村村民易先友也是村里最早一批种桑养蚕的蚕农。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引导下,他积极报名参加种桑养蚕。如今,易先友已经种了12亩桑树,养蚕三年,每一批喂4箔到5箔,养蚕的收入让他家的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据了解,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桑养蚕产业,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让村民们享受到了产业带来的红利。面对收获的第一桶金,村民对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也愈发高涨,种桑养蚕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为确保产业基地长期稳定效益,张店村村集体自主经营120亩,剩下200余亩交由3户养蚕大户经营,初步形成“集体带动、大户示范、农户养殖”的经营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和分户养殖等方式,带动70余户群众抱团发展,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村集体收益分红可覆盖全村所有脱贫户。

“站在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发展好村里的产业,尽快让群众富起来,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张力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以种桑养蚕产业作为一个新起点,激发村民发展产业热情,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类型,促进乡村振兴。”(王明礼)

相关推荐
陕西岚皋县陈耳村:“爱心超市”为和美乡村“充电”

用“小积分”兑换“大文明”,“小奖品”激发“大动力”。据统计,国网岚皋县供电公司从2022年7月至今,在“电力爱心超市”投入运营资金7.5万元,开展系列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发放积分35000余分,村民完成积分兑换累积22260分,兑换物资689件。

云南省工商联:“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特色产业振兴

云南省“万企兴万村”行动自2021年开展以来,已有4606个企业、商会,参与“兴村”4466个,开展产业项目2555个,实际到位资金344.5亿元,公益捐赠项目4026个,捐款捐物3.59亿元。

安徽芜湖繁昌经开区:助力产业发展 共建乡村振兴

自芜湖市繁昌经开区与太湖县牛镇镇结对帮扶以来,两地互帮互学,推动了乡村振兴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