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将启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博玉 2019-06-20 17:11:03

新华丝路网成都6月20日电(白丽)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相关负责人在四川眉山召开的2019年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现场会上透露,今年将启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来自浙江、安徽、吉林、四川等全国31个省市文旅厅(局)分管人事的厅领导,以及眉山市各区县文广旅部门主要负责人聚集四川眉山乡村一线,共商文化和旅游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径。

针对乡村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乡村文化和旅游人才短缺逐渐凸显问题,各地积极探索新举措。

安徽省结合推进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建立了一支村级文化协管员(文物保护员)队伍,从2016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已经招募2800余名文化协管员,破解村级公共文化设施“无人办事”和文物保护单位“无人保护”等问题。

吉林省通过创建文旅智库,突破行业、职业、地域限制,广泛选才,在聚才、育才、引才、用才上下功夫。目前,智库人才核心专家组成员达到了100余人,对冰雪丝绸之路、寒地冰雪经济等方向课题研究,做到集智、集成、集用。

四川省探索文化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完善艺术、群众文化高中级专业职称评审条件和非遗、网络文学等新兴专业形态评价标准,新设“动漫游戏”“艺术研究”两个专业职称评审,构建艺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据了解,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人事工作研讨会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现场会选址眉山市,是因为眉山市在依托民间众筹文化院坝项目建设、培养文旅能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眉山市丹棱县创新引导的民间众筹文化院坝项目,坚持“政府引导、社会众筹、共建共享、服务群众”原则,探索出了“政府三引导、民间四众筹、成效四提升”的“344”丹棱模式。2015年,该项目成功获得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资格,通过三年的创建,丹棱县100个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效能整体提升。2018年9月19日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终期评审,该项目获得西部片区第一名。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