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报告: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60余万家 外企近4万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6-24 09:03:19

图表: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60余万家 外企近4万家。新华社发 边纪红 制图

新华社武汉6月24日电(记者于佳欣)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行5年多来,成果显著,累计新设企业60余万家,外资企业近4万家,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二的面积,吸收了12%的外资、创造了12%的进出口额。

这一数据来自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经济研究院21日发布的报告。这份报告名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 (2019)》,是商务部研究院受商务部外资司委托研究形成的,在当日于武汉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期间发布。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以来,我国又分别在2015年、2017年、2018年分别增设三批自贸试验区,形成了由南到北、由东至西的“1+3+7+1”的开放发展格局。

根据报告,5年多来,自贸试验区各项试验任务落实扎实推进。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的试验任务完成率均超过90%,由于挂牌时间有先后,截至2018年底,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试验任务完成率总体超过70%。目前,自贸试验区共形成170余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全国形成综合性改革的良好态势。

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5年多来,自贸试验区有效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引领了开放新模式和新阶段的实践探索,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一个突出意义,就是不断试验国际公认制度和做法,开启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新阶段。”

对于下一步建设重点,报告建议,未来要强化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能级,紧扣制度创新的核心,适时增加一批重大试验任务。比如,继续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在竞争中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探索,为WTO改革的中国方案先行先试;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扩大进口空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引进高端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探索。

报告还建议,通过探索对失信企业实施约束和惩戒,深入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等方式,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并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等,完善配套支撑体系。

相关推荐
栽下梧桐树 引得产业来——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一线观察

这里是全球贸易通新疆喀什中亚出口商品选品中心,由全球贸易通集团运营,是该集团在西部地区设立的唯一一个选品中心。营销模式是通过定期邀请周边国家客商前来现场观摩,然后线上下单,最终通过跨境电商完成交易。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

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7约3日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