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深化医改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7-22 16:34:14

新华社上海7月22日电(记者仇逸)记者在上海采访了解到,开展省级综合医改试点3年来,上海强化制度创新和政策保障,做社区综合医改的“先行者”,啃公立医院改革的“硬骨头”,下“真功夫”强保障、控费用,通过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积极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在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中,上海坚持向社区下沉,向老年护理、康复、儿科、急救等薄弱环节倾斜。全市夯实基层网底,创新“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机制,居民可自愿选择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一家区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签约;平均每月为家庭医生优先预留13.8万个门诊号源,坚持以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优惠的政策引导市民基层首诊,截至2019年7月15日签约居民已超700万人,组合内就诊率达71%。

同时,上海加大二、三级医院帮扶社区力度,大力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医联体建设。居民在社区检查、一小时内就可以拿到市或区级医院影像专家出具的报告,这在许多医联体内已经成为常态。

今年,上海将在全市布局58个医疗服务圈,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布局合理、标准统一、定位清晰的区域医疗中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配好药、看好病,缓解中心城区大医院人满为患和看专家排长队问题;继续推进区域和专科医联体建设,重点推进“新华-崇明”紧密型区域医联体建设惠及岛上居民。

牢牢守住公益性,坚持社会效益最大化,上海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在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等关键环节动真格,积极探索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今年,上海有6家医院纳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试点,并将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评价机制。

在严格监管、医药分开,切断医务人员考核、收入分配与科室经济收入之间直接挂钩等举措下,上海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连续明显下降。今年,上海将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公立医院监管评价云管理平台等,对医疗费用进行实时监测,对费用有明显不合理增长的医院开展督导和约谈。

上海在健全药品保障机制、挤压药价“水分”上也“重磅”连连:完善医药采购“阳光平台”,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配送、使用的全流程监管;探索部分高价药品谈判采购机制,将国家谈判药品和部分肿瘤分子靶向药纳入医保目录,开展抗癌药品专项集中采购……

在遏制医药费用攀升的同时,上海积极完善基本医保制度,稳步提升市民基本医保待遇,降低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

相关推荐
“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首次推出 进一步吸引入境游客外来消费

记者从4月10日召开的第五届“五五购物节”和“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将再次如约而至。

2023年上海民营企业对RCEP成员国出口占比首超40%

记者4月11日从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第八次全体会议获悉,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2023年上海设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民营企业对RCEP成员国出口占比首次超过40%。

“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开局良好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商务部4月8日表示,总体看,先行区建设开局良好,先行先试任务顺利启动实施,一些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向长三角地区复制推广,为实现方案确定的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