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自贸区第三批 “最佳实践案例”发布!河南两案例入选

来源:​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7-25 08:50:34

7月23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日前印发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31个“最佳实践案例”,涉及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应好、具有一定系统集成特点的案例,供各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借鉴。其中河南自贸试验区2项入选,分别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和一码集成服务。

河南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

1、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海关监管部门本着“以交易真实性为重点、以电商企业为单元”的监管原则,将海关正面监管无缝嵌入企业经营环节,通过建立以风险预判为重点的事前防控模式、以交易真实性核查为重点的事中监管模式、以网上巡查、大数据分析为重点的事后监管模式,加强事前风险预判,突出事中真实性核查,进行事中真实性核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事前、事中、事后正面监管模式,促进了新兴业态规范健康发展。

随着正面监管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郑州跨境电商业务步入高质量平稳发展阶段,一批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均在郑州落地生根。据统计,2018年至2019年3月,郑州海关累计监管跨境进出口清单12132.6万单,商品金额155.6亿元,征收税款17.4亿元。

2、一码集成服务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开封片区(以下简称郑州、开封片区)推出“一码集成服务”,即对每个在郑州、开封片区办理业务的企业主体生成一个专属二维码,将该企业所有的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包括注册信息、生产经营相关的许可及备案信息、企业信用及监管服务信息等进行集成,成为企业在郑州、开封片区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专属“身份证”。

郑州、开封片区将智慧政务服务平台的三大平台(受理平台、审批平台、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及网上办事大厅进行联通,将各平台服务器信息进行实时推送。企业每办理一单新事项,其过程和结果数据都会及时传输到二维码跳转的动态页面,从而实现信息集中服务码办理进度的实时更新。不但减少了企业收集纸质证照产生的交通、时间成本和证照丢失风险,也解决了企业同一时间、跨多个部门办理不同业务需同一证照的问题。

相关推荐
首批河南进口乌干达咖啡豆入仓濮阳

伴随着卡车的汽笛声,首批19.2吨河南进口乌干达咖啡豆日前入仓濮阳,意味着河南打通了乌干达特色农产品来豫大通道,豫非合作扩展至新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专家共议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如何更好互联互通

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各界专家、企业高管对中国-东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中国-东盟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携手共建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红利。

首趟河南至新疆省际班列顺利开行

近日,一列满载50组集装箱的“天山号—豫新班列”顺利抵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这是首趟河南至新疆的省际班列,使得中欧班列郑州—乌鲁木齐双枢纽首次实现“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