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卡车的汽笛声,首批19.2吨河南进口乌干达咖啡豆日前入仓濮阳,意味着河南打通了乌干达特色农产品来豫大通道,豫非合作扩展至新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近日,一列满载50组集装箱的“天山号—豫新班列”顺利抵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这是首趟河南至新疆的省际班列,使得中欧班列郑州—乌鲁木齐双枢纽首次实现“无缝衔接”。
春节假期过后,在河南各地的重点工程现场和工厂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企业抢抓时间,铆足干劲,全力冲刺“开门红”。
在河南郑州航空港区的比亚迪招聘中心门口,每天早上7点,大量应聘人员就已排起长队,高峰时聚集上千人。
1月15日,2025“欢乐春节”启动仪式暨“武舞生风·感知中原”春节联欢晚会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隆重举办。
截至11月15日,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河南贡献多少?记者从河南省政府口岸办公室获悉,自2013年7月18日至今年11月15日,河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3000列,累计货重980万吨以上。
不沿边、不靠海的河南,始终把开放作为促改革、谋发展的法宝,矢志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做大最强开放型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全方位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到“世界前沿”的巨大跃升。
当前,河南正通过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持续推动经济转型、拓展消费空间、扩大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活力更旺,在新起点上更好助力挺起中部“脊梁”。
9月25日凌晨,马来西亚瑞亚航空的一架全货机载着马来西亚新鲜榴莲等货物飞抵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随后又运载30吨的跨境电商货物飞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这标志着首家东南亚货运航空公司正式入驻郑州机场。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非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豫非贸易投资也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据郑州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省对非洲进出口额实现163.3亿元,同比增长22.2%。
9月3日,参与“漫步中国·郑州行”中非媒体联合采访活动的东非11家主流媒体和机构代表16人实地参访中欧班列集结调度指挥中心、宇通集团等地,看不靠海、不沿边的河南如何实现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的转变,解读新质生产力逻辑密码,感受河南高水平对外开放。
连日来,记者在制造业大省河南走访看到,新能源客车、盾构机等“硬核”“新国货”畅销海外,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智”造加速“出海”。
7月10日,国道230封丘至开封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最后一片T梁安装完成,这标志着新开黄河大桥实现贯通,为项目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8日下午,中豫航空集团与马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在郑州签署《空中丝绸之路中马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商业支持谅解备忘录》。
5月10日,亚马逊全球开店宣布其郑州办公室正式启用。这是亚马逊全球开店在华中地区的首个办公室,也是亚马逊全球开店深化本地布局、不断完善本土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步。
河南正加快形成空港、陆港、公路港、水港、口岸衔接融合的多式联运大格局,社会物流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综合竞争优势。
不沿边、不靠海,10多年间,郑州新郑机场这座内陆机场从货运量全国靠后跻身全国第六、全球前四十,成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11月30日上午,河南豫海新通道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暨周口中心港-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正式开航仪式,分别在河南中豫港务集团总部和周口中心港举行。
11月27日,泰国知名铜加工企业Oriental Copper(东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TUAN-HONG一行10余人到访河南新昌电工科技有限公司,对新昌电工铜母线项目及上游供料工序等进行深入考察。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区位居中,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
显示 32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