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藏加速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7-29 09:32:31

新华社拉萨7月29日电(春拉、李康措)西藏首个古籍数字化专业培训班26日在拉萨结束。来自西藏各级图书馆、科研院校及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等17家重点古籍收藏单位的35名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据悉,西藏在全面加大古籍数字化人才培养同时,已启动建设“古籍共享数据库”。

此次培训是在西藏古籍普查进入收官阶段举办的。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国家图书馆数字化专家、国内藏文古籍数字化专家等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古籍保护实际情况,从当前古籍数字化进展和设想、国家图书馆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工作情况、数字资源的保存与服务、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处理技术与应用示范、藏文古籍编目等方面进行授课。

藏文古籍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历史久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然而,西藏多数古籍散存于遍及74个县区的1300多座寺庙内,点多面广、地处偏僻。

2009年西藏全面落实“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古籍保护。十年间,古籍普查人员走遍全自治区1160余家收藏单位,普查登记古籍文献13700多函,取得了《雪域宝典系列1-4》《西藏那曲、阿里古籍普查目录》《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文集目录》等一系列数字化成果,为西藏古籍文献数据库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边巴次仁说,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我们不仅要做古籍保护,同时也要利用好古籍,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惠及人民、推动文化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西藏将进一步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做好古籍记录保护,同时也要做好古籍服务社会公众的工作。他说:“下一步,在开展重点古籍单位普查登记、全区古籍普查查漏补缺等工作的同时,制定藏文古籍数字化标准,搭建服务全社会的藏文古籍数据库。”  

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文献部副研究馆员米次说:“此次培训作为西藏加快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有力举措,将有效夯实古籍保护人员的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基础知识,为推动西藏古籍数字化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打下基础。”

相关推荐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巅峰”之下,开放“脉动”更强劲

当“世界之巅”敞开大门,能看到什么、会带来什么?炎炎夏日,怀揣着疑问与好奇,记者从拉萨沿着高速一路向西,找寻答案。

中尼口岸双边贸易持续增长

夏日高原,艳阳高照。西藏海拔最高的口岸——里孜口岸内外熙熙攘攘。每天上午,尼泊尔商人顿珠次仁都会带着两个大袋子在里孜口岸外等待。“里孜口岸通关后,我就在这里的边贸市场做生意,家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顿珠次仁告诉记者。

拉萨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揭牌

拉萨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5月9日正式揭牌运营,将发挥拉萨作为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门户的区位优势,打造集商品展示、仓储物流、通关服务、金融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境电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