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文物考古合作已成为中蒙两国人文交流新亮点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8-01 16:00:03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日电(记者勿日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近日举办新闻发布会称,由内蒙古与蒙古国联袂举办的“大辽契丹——中国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品展”已在蒙古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一个月,吸引10余万人次观众前来参观。

“这是内蒙古首次在蒙古国举办大型历史文物陈列,而此前中国多个考古机构与蒙古国同行联手,围绕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融碰撞展开多项合作,中蒙文物考古领域合作已成为两国人文交流新亮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陈永志说。

早在2005年,陈永志带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国家博物馆达成合作意向,开启中蒙联合考古先河。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纷纷牵手蒙古国同行,探寻、复原草原丝绸之路的文明印记。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与蒙方展开“‘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漠北草原考古”合作项目,已经在匈奴、鲜卑等早期游牧民族的迁徙和文化交融方面取得部分成果;内蒙古博物院考古队与蒙方合作在蒙古国中部地区发现疑似“茏城”遗址,即史书记载的匈奴祭祀之地;2017年,应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邀请,内蒙古大学教授齐木德道尔吉等学者确认蒙古国中戈壁省一处摩崖石刻为东汉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铭》。这些合作成果均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轰动。

历史上,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与周边其他民族建立了广泛联系。通过两国这些年的文物考古领域合作,中蒙学者对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清晰地勾勒出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路径,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更多生动的历史细节。

相关推荐
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文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的“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文交流活动”25日在京举行。

外交部:中韩加强人文交流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

韩国政府决定自9月29日起对中国团队游客实施临时免签政策。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8月7日在回答有关问题时表示,中韩两国互为重要近邻,加强人文交流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

“一带一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融合发展研修班成功举办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推荐、商务部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融合发展研修班圆满完成研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