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航运互联网平台超200家 产业互联网拼图渐完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6-26 17:14:00

新华社上海6月26日电 (记者何欣荣) 继钢铁、有色、化工和煤炭等大宗商品之后,传统的航运业成为“互联网+”的新战场。近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沪发布的报告显示,包括航运电商在内,目前国内各类型的航运互联网平台超过200家,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近几年航运业深陷低谷,严酷的市场环境使得航运企业一方面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尝试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和货主、货代等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根据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报告,当前中国外贸货物的89%仍是通过海运完成的。在海运产业链中,货代(货物代理)作为货主和承运人之间的中间人,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统计显示,在主管部门备案的国际货代企业数量约4万家。虽然数量庞大,但行业在规模实力和服务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多数仍依靠比拼运价和社会关系的传统套路。

由于交易环节冗长、流程也不透明,导致航运市场存在诸多痛点。比较明显的,如近年出现的“爆舱”和“甩柜”现象。一方面,由于订舱无需缴纳任何保证金,很多货主以“多订舱,后取消”的方式,提前抢占舱位资源。有时候,货主订舱的临时取消率高达30%-40%,给航运企业带来不小困扰。

另一方面,航运企业为减少空载率,往往大幅超额接订。而一旦出现“爆舱”,就必须“甩柜”。这个时候,中小企业往往成为“甩柜”的主要对象。

为解决这些痛点,航运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罗凯说,主要的航运互联网平台分三类:航运电商类如运去哪、阿里巴巴一达通等,物流信息系统类如奥林科技等,航运数据类如亿海蓝等。数量最多的是航运电商,通过大幅压缩航运交易的中间层级,打通货主、航运企业和一级货代之间的渠道,方便企业在线查询和下单。

刚刚宣布获得5000万元融资的航运电商“运去哪”创始人周诗豪表示,在航空出行领域,用户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询机票价格、航班信息,下单支付后,只需3-5分钟即可出票并确保座位。在航运领域,包括“运去哪”在内的电商平台已开始与马士基等航运巨头合作,为外贸企业提供舱位保障、甩柜赔付的在线订舱服务,“让订舱像订机票一样所见即所得。”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由于操作习惯和固有的利益格局,多数航运交易还是在线下进行,大部分航运电商平台每月的交易额只有1000-2000标箱,占海运市场的份额很小。周诗豪认为,航运电商的崛起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货代,而是整合包括海运、拖车、报关、仓库和保险在内的各类资源,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

顺应航运业的变革趋势,相关部门积极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如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就联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打造航运互联网产业基地。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金融航运处处长任凯锋说,产业基地将培育一批创新性的航运电商、航运信息服务和航运科技公司,推动航运业的转型升级。

相关推荐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聚焦产业互联网发展 把脉发展趋势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分论坛之一的2022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上,来自政、产、学、研、用各方重磅嘉宾,围绕产业数智化转型的新技术新趋势、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创新实践,以及北京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责任三个热点话题,共同探讨产业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变革,全面助力产业互联网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互联网力促企业数字化转型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产业互联网生态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1年,产业互联网对GDP增长率的拉动率呈上升趋势,产业互联网已成为促进GDP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报告预计:2035年,产业互联网将占中国整体GDP约21%

近日,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主办的“产业互联网生态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戎珂发布了《中国产业互联网生态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