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满月”:绿色消费理念推广普及游客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8-02 09:49:31

新华社上海8月2日电(记者陈爱平)今年暑期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上海迎来的第一个旅游旺季。不仅上海市民积极参与,“最严”垃圾分类法规也推广普及到了游客。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1日披露,市区两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正对全市7000多家旅游住宿企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替代消耗品“六小件”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执法行动。截至7月29日,行政部门检查的旅游住宿企业3170家中,绝大部分严格遵守,仅有少数酒店对新规仍有理解偏差或在客房撤除“六小件”不彻底,行政部门已对132家企业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对其中1家逾期不改正的企业,启动行政处罚程序。

锦江都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业务管理部总监秦卫华说,综合该公司在上海运营的120家酒店反馈,7月以来约有八成顾客自备生活用品,尚未产生相关投诉。酒店“六小件”使用数量下降明显,例如白玉兰上海锦江乐园酒店牙刷下降了6成,梳子下降8成;锦江之星品尚上海新虹桥酒店牙刷下降8成,梳子下降9成多。

“‘六小件’主要是塑料制品,落实好新规有助于推动城市生活减塑。更有旅客反馈,上海倡导绿色消费做法很好,希望能在更多城市逐步推广。”秦卫华说。

“上海经验是,在条例生效前,文旅部门已做好政策解释、开展专题培训,多数企业提前开展适应性运营并告知提醒顾客。因此,上海市民、各地游客对新规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正在不断增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处处长顾建斌介绍。

景区、旅游大巴上放置分类垃圾桶,导游随身携带用于临时装湿垃圾的垃圾袋、教游客垃圾分类“口诀”,旅游业者与游客线上线下互动。上海各界通过活泼有趣的方式向中外游客推广普及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成为暑期靓丽“新风景”。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文化旅游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民评价,上海垃圾分类法规推广普及游客,提醒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同时承担起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这对我国各地乃至更多境外旅游目的地具有借鉴意义。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