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12月1日起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8-22 08:23:59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赵文君)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12月1日起,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对中央层面设定的全部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改革一如既往地按照“放管服”改革这条主线有序推进。在“放”的问题上,提出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目的是释放市场活力、压缩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对于必须保留的,也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违法作为必问责的理念纳入法治化轨道。

会议强调,“证照分离”改革要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对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便利化,并加强公正监管、事中事后监管,寓管理于服务中。

刘俊海表示,我国已经确立竞争中性政策,对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把公平竞争政策放在产业政策前面,这是关键。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所有制如何、企业规模大小如何,企业的法律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要秉持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利合作,平等监管的理念。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尤为如此,要致力于打造多赢共享、包容普惠、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

刘俊海表示,“放管服”改革,目前简政放权成效最明显,我国市场主体已经进入亿户时代。“放”的答卷做好了,但是“管”和“服”方面还存在真空地带、形式主义等问题,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开之后,客观上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如失信、违约、侵权等行为,容易挫伤企业的获得感。市场有时会失灵,但是监管不能失灵,因此相关地方和部门要破除“一放了之”的观念,加大力度,补上事中事后监管的短板。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观察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建设十年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140余项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

现代化高端产业集群在中国自贸试验区迅速发展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驱动产业创新发展,中国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以集成式创新赋能产业链发展的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