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黔系列: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走进贵州系列活动”之2019“黔系列”品牌培训班,8月22日在贵阳举行。新华社民族品牌专家、“黔系列”企业负责人、民族品牌专家委员会专家等100余人齐聚一堂,为推动贵州经济发展、深耕厚植“品牌强国”、服务地方做出有益探索。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姜卫红表示,品牌伴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产生,对于经济健康发展和人类自身升华有着良好的正面导向作用,未来我国品牌政策应呈现出六个导向,即系统化导向、国际化导向、法制化导向、价值化导向、专业化导向、市场化导向。
品牌经济是以品牌为载体,整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高人文化、高科技化、高附加值化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国家标准委全国品牌评价、批发与零售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的特聘专家谭新政指出,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品牌塑造,要认识到企业“品牌”的价值。谭新政通过茅台酒厂品牌宣传案例、黔酸宝策划案和FAST天眼品牌引申出来的几十个商标注册案例,证实了“品牌”在商业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融情融智、聚心聚力,积水成海、聚沙成丘。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总编辑周志懿表示,品牌创建是个永恒话题,伴随企业做大、事业做强,必将方式更多,内涵更丰。
此次活动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和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多彩贵州网、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名牌杂志社多家单位共同承办。(徐嘉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