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70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8-23 10:29:43

图表:70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新华社发 边纪红 制图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陈炜伟)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身体素质日益改善。1949年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岁。

70年来,我国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报告指出,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8年的近14亿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4%,庞大的人口总量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成为长期趋势,人口红利因素逐渐减弱,而由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报告分析,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具潜力。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达到峰值9.22亿人,之后总量进入减少阶段,2018年为8.97亿人,仍保持近9亿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绝对量依然庞大。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知识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到2018年的10.63年。此外,文盲人口的占比明显下降。粗文盲率由1982年的22.8%降到了2018年的4.9%。

报告也指出,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至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减弱人口红利,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和挑战。

相关推荐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

端午民俗节活动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

“粽香传情·共庆端阳”端午民俗节5月30日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举行,在吉华侨华人及中资企业、孔子学院、留学生代表及各界人士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纪录片《面对未知》在欧洲议会首映 聚焦可持续发展议题与中国经验

纪录片《面对未知》1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议会举办首映式,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