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同时“握手”十家央企 一批中央企业在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9-06 08:00:21

新华社上海9月6日电(记者周琳)5G环境下的无人驾驶应用、新一代高速磁浮交通网络、辐射长三角的区域救援基地……5日,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在沪签署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落实国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仪式上,上海与10家中央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批中央企业在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一批研发创新机构揭牌。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连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构成了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四大战略支撑。据介绍,这些合作项目围绕上述内容,积极布局。

比如,中国交建、华润集团等多家央企将集聚优势产业资源,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将借力自贸区新片区政策拓展新业务;宝武集团、中远海运、华润集团等将支持创新类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此外,在对接“一带一路”方面,国机集团将在上海设立国际业务总部开展涉外业务,中远海运将与浦发银行开展合作加强在“一带一路”金融方面的合作等。

自2017年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共同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双方新一轮合作将紧紧围绕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推进落实、重点产业发展布局以及一批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的突破解决,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提升合作能级。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动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央地合作项目。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