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阎学通:“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良方

来源:中经社 责任编辑:张斌 2017-06-30 11:22:00

新华丝路网大连6月30日电(段靖、张逸飞)“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致力于经济全球化的公共产品,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在出席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繁荣”环节时表示,当前其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仍有误解,“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其他国家共同合作,是中国为经济全球化提出的建议。

阎学通指出,“一带一路”最初的提出是出于考虑如何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当时中国与中亚国家已有很好的安全方面的合作,但相对来讲,经济发展合作还不是很密切,因此,中国政府提出应该找到一个方法,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在提出的三年多时间中,“一带一路”进展迅速,不仅是沿线国家,包括其他国家,如新西兰、英国等都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事实上,“一带一路”强调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及民心相通本身包含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与方法。

对此,阎学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经济全球化倡议,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划有很强的联系,“一带一路”中的“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紧密相连,可以跟中亚进行合作对接,有利于促进与邻国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关系,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针对将“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视作是中国对外输出落后产能等看法,阎学通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并不认为输出落后产能可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

阎学通解释道,日本当年输出落后产能就被认为是失败的。冷战后日本产能过剩,大量对外输出产能,比如日本把低端的汽车产能输出给中国,但这并没有帮助日本产业发展。反而是德国通过将大众和奥迪等德国本土同等最先进的技术输出给中国,从而实现了快速占领中国汽车市场。

阎学通表示,对中国来讲,当前中国产能“走出去”以核电、高铁等最现代化的优势产能“走出去”为主的做法可以说是非常有前景的。

相关推荐
联动开放,激发经济全球化新活力——“中国发展实践的文明启示”系列述评之三

面对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加剧等挑战,中国坚持开放合作理念,致力于让各国发展“联”起来,让世界经济之水“活”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开拓战略纵深,为遭遇逆风的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国际观察丨聚合力、谋共赢——“全球南方”成为经济全球化中坚力量

在全球南方合作中,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引领全球南方团结自强,在美西方推行保护主义、大搞“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为全球化建立新链接、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气象。

专访|回归经济全球化符合全球发展逻辑——访“金砖”概念首创者吉姆·奥尼尔

知名经济学家、“金砖”概念首创者吉姆·奥尼尔日前在伦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回归经济全球化符合全球发展逻辑,期待各国通过多边合作真正支撑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