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缺口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9-19 14:23:34

新华社天津9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网络安全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正在天津举行的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该如何培养”这一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缺口大,人才培养瓶颈亟待疏通。

数据显示,当前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数量缺口高达70万,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140万。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目前每年网络安全学历人才培养数量不足1.5万。”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封化民说。

2015年教育部已将“网络空间安全”设为一级学科,并制订了学位基本要求和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截至2018年底,我国241所高校设置有网络安全相关专业244个。”封化民说。

高校是我国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主阵地,但一些与会人士表示,高校更加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实践,也缺乏参与产业实践的机会和动力,知识更新成难题。而具备网络安全思维的学生数量也很少,缺乏兴趣驱动。

封化民坦言,一是存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内涵和外延不太清楚,专业同质化的问题;二是教职中硕博比例较低,真正从事网络安全研究的高层次专业教师缺乏;三是网络安全类专业的教材参差不齐、良莠不齐;四是缺乏良好的攻防演练平台,验证性实验多,而综合性、自主防御性试验难以构建,许多院校的学生缺少接触实际网络安全问题。

建设网络强国,最关键的资源是人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疏通人才培养瓶颈。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看来,网络安全人才需求极为迫切,必须以创新思路改革办学机制和模式。他建议,开展“本、硕、博”连读,缩短学制;增设“少年班”,对有专长的学生保送进入本科学习;开设“实验班”,实行“未来科学家”计划,培养急需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力度。

针对目前教师队伍薄弱的现状,沈昌祥认为,应该制定培训计划,以“培训班”“速成班”“进修班”等不同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教师培训,使大量非本学科老师转学科方向,承担网络空间安全的教学任务。

相关推荐
粤港人才嘉年华将在香港举行 打造人才流动“黄金桥梁”

3月29日至30日,香港汇智·粤港人才嘉年华将在香港亚洲博览馆举行。

蓝色·匠心致远系列之三——90后工匠:以“蓝色”匠心延伸数字化转型

当下,数字化转型的春风吹遍各行各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让我们跟随肖益行和金灵两位90后工匠,一起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蓝色·匠心致远系列之二——80后工匠:以“蓝色”匠心筑梦产业征程

在烟草产业发展的征程上,有这样一群80后,他们身着蓝色工装,怀揣着匠心,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笃定前行,用执着与坚守诠释着梦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