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财经观察: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看中哈金融合作走深走实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9-24 15:26:56

新华社努尔苏丹9月24日电(记者任军、张继业)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向西延伸的第一站,也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在中哈合作项目结出累累硕果之际,两国金融合作向纵深发展,深层次股权合作不断推进,以人民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突破,助力“一带一路”项目进一步落地生根、走深走实。

在哈总统托卡耶夫本月访华之际,中哈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拓展金融领域合作,支持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运行,鼓励双方金融机构与该中心深化合作,扩大本币结算在贸易和投融资领域的使用规模,创新融资和担保方式,用好各类投资平台,做好投贷结合。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由哈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导创立,旨在打造中亚地区领先的金融服务平台。入驻企业将获得50年税收优惠,并在签证、劳务等方面享受便利条件。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主席克里姆别托夫曾担任哈央行行长。这位金融中心掌门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哈中产业和金融合作开辟广阔发展空间,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心发展的优先方向。为此,中心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办公室,研究如何同市场机构一起制定适合项目落地的投融资模式。

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是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股东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丝路基金。该交易所也是中哈产能合作55个示范项目之一。交易所副总经理万建强说:“此前中哈合作更多停留在业务层面,做一些贷款投资,但是设立国际交易所这样重要的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平台,是两国金融合作的里程碑。”

作为以人民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举措,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推出“一带一路板”,其最主要特点是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的产品为主,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项目、“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项目、中哈产能合作项目及哈萨克斯坦私有化项目。相应的股票、债券预计将于2020年在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上市。

万建强说,哈方十分关注本国基础设施建设、产能提升及新兴产业发展。中哈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近年来双方经贸往来密切、产能合作不断推进。“基于现有中哈合作的紧密性、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双方对本币使用的鼓励和支持,我们坚信未来人民币在哈萨克斯坦有着非常好的使用前景。”

自2018年1月开始运行以来,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已和中国金融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关系。中心与中国证监会、中国银保监会签署监管备忘录,并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丝路基金、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建设银行阿斯塔纳分行已在金融中心注册并于9月23日正式开业,成为首家在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设立一级经营机构的中资商业银行。除跨境人民币项下的购售、结算、存款、信贷等业务,建行阿斯塔纳分行将适时开展人民币资本市场相关业务,为有人民币投资意向的客户提供投资产品,丰富境外人民币投资渠道。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是首家进驻金融中心的国际金融机构,已累计在哈支持油气、矿产、电力、化工、电信、金融、跨境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30余个。

中信银行子行阿尔金银行于2018年在金融中心注册分支机构,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间接参与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从监管机构、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从证券交易所到券商,中哈两国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注入动力。

相关推荐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成果丰硕 “一带一路” 金融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与中国在经贸领域联系日益紧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更是成为双方合作的一大亮点,为双边贸易投资注入强大动力,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汇通天下·南南共济:信用密码解锁全球南方金融合作

3月21日,来华参加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的多国金融及媒体领域代表齐聚位于山西平遥古城的中国票号博物馆——日昇昌,一睹中国第一家票号之风采。

融金聚智 点亮南方——金融合作的“南方力量”

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主论坛20日在京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媒体、企业、研究机构代表以“融金聚智 点亮南方”为主题,共绘金融助力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繁华春景,进一步积聚和壮大金融领域的“南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