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成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南通有限合伙)迄今为止已经累计投资项目60个、投资总额达到14.74亿元,同时还为南通引进了电子信息、智能装备领域的多个“硬核”科技企业。这一由南通陆海基金、江苏银行、清控银杏等多家机构联手打造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正以其快速稳健的发展节奏,履行着作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的责任,同时也在深刻改造着南通地区的产业生态。
基金布局:精准培育“硬核”中小科创企业
2016年12月,作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之一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南通有限合伙)正式落地南通。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该基金共计对超过70个项目进行了85次投资决策,完成了近60个项目的投资拨付,拨付金额超过14亿元,所投企业涵盖TMT、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多个高新产业领域。
据了解,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自落地南通以来,已经为该市引入了多家在各自领域具备竞争优势的“硬核”科创企业:有感科技拥有无线充电领域的核心技术,于今年1月27日在南通正式投产了一个智能制造基地,达产后年产400万套汽车无线充电芯片及模组、销售额约10亿元,同时该项目中的无线充电底层材料将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凯木金科技主要致力于传感器研发,其全资子公司江苏京芯光电的“年产100万片半导体切磨封测项目”于2018年落地南通,计划投入12寸晶元半导体前段产线10条、封测产线10条,5年预计创造30亿元人民币产值;易康泰科在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发动机电控领域均具有成熟技术和量产产品,达到了与博世、德尔福等国际厂商正面竞争的水平,其在南通的生产基地也在2018年正式开工。
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实现自身快速成长的同时,也有力助推了南通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了互利共赢。而对于上述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能给其提供的绝非只有资金,资金背后的品牌背书效应、资源引入效应,甚至可能和资金本身同等重要。“对于被投企业而言,好的投资机构是资金提供方,但又不只是资金提供方,” 清控银杏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罗茁这样说道,“作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管理机构,我们在运营理念、人才引入、研发合作以及上下游对接方面一直和被投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一个可以印证其观点的例子是,有感科技推出的新一代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正是由清华博士领衔的研发团队开发完成,而清控银杏正是清华控股旗下的创投基金。另一个例子则是,凯木金科技全资子公司京芯光电的南通项目从接洽到正式开工只有不到4个月,同时政府还积极出台《港闸区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针对先期研发投入较大、设计与应用企业间合作、人才引进等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量身为企业制定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由此可见,通过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供的股权投资平台,企业、政府和投资机构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协调,对于发挥各方应有的积极性十分有利。
“通过基金的形式,将政府、金融机构、其他社会资本以及专业管理人的优势和资源、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整合,有助于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质效,”作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发起方之一,江苏银行总行投资与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高增银谈到,“这也是运用投行思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创新方式。”
从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南通引入的项目来看,其定位于“硬核”科创、聚焦于汽车生态的特色也十分鲜明。“基金在南通已经布下了一个很成规模的区域汽车电子生态圈,”投资界人士分析道,“既有电控企业,也有汽车无线充电企业,还有汽车影像传感器企业,未来协同效应十分显著。”
基金背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
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南通有限合伙)的诞生与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密不可分:2015年9月,为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计划由中央财政出资150亿元,同时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通过设立母基金、直投基金,用市场化模式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
“国务院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就是为了解决金融资源、创投资源与优质科创企业的对接难题”,高增银谈到,“作为国家级的基金,扶持的重点就应该是对国民经济有战略性意义的技术和企业。”资料显示,国家对该基金的投资方向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比如明确“禁止投资流动性证券、期货、房地产业以及国家政策限制类行业”,同时规定“基金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扶持早期创业企业、瞄准重点战略方向的定位十分明确。
国家战略已定,选择投资管理团队十分关键:在对实体基金管理机构的遴选上,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从机构资质、人员配备、团队素质、投管能力、历史业绩、募资能力、内部管理、投后增值、项目储备、认缴出资等10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规定,门槛极高。
“2016年2月各部委开始公开发标,7月清控银杏以第一名的身份中标,”一名了解当时情况的业内人士回忆道,“接下来清控银杏在2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除中央财政出资外的社会资本募集工作,基金总规模45亿元。”
熟悉清控银杏的人,对这一速度应该不会感到惊讶。目前,该团队管理的总资产规模超过百亿人民币,投资项目150余家,有9家被投企业已经IPO——其中就包括刚刚在科创板上市的高精密超硬刀具生产企业沃尔德。
“我们比较青睐具备核心技术的项目,”罗茁这样自我评价道,“这也许和我们管理团队中的‘工科男’数量有关,非常关注实体制造业。”该机构网站上的公开信息显示,7名合伙人均为清一色的清华工科背景,罗茁本人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技术研究院毕业。
这样来看,清控银杏与江苏南通的合作似有某种必然。
“南通滨江临海、交通发达,实业家张謇就是从这里起步,发展出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一名南通本地人士谈到,“可以说,实体制造、创业精神和这座城市有不解之缘。”近年来,南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里被赋予“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的新使命、新定位,发展十分迅猛——2019年,南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27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9位、地级市第7位。“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落地南通至今,已经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投资界人士评论道,“同时,南通迎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也为各类资本投资提供了用武之地,从而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持、彼此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