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行综合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武汉启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0-11 14:46:42

新华社武汉10月11日电(记者廖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行综合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0日在武汉启动。这一项目将给深埋地下的地铁隧道区间、城市地下综合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赋予“灵敏的神经感知系统”“精准的深度探测系统”和“智慧的综合决策系统”。

在此间举行的项目启动会上,项目牵头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四院设备处总工程师邱绍峰介绍,我国地下基础设施如地铁、地下综合体、地下管廊运营里程和在建数量具有存量大、增量猛的特点,存在发生水灾、火灾、地下结构体变形、渗漏水、开裂等灾害风险,同时存在难发现、易扩大、难防控的特点。

他说,常规的定期检测、事后处置和分而治之、信息孤岛的模式,难以实现城市安全、高效、融合、绿色、智慧管理。这个正在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给地铁、管廊、地下综合体等基础设施赋予了“灵敏的神经感知系统”“精准的深度探测系统”和“智慧的综合决策系统”,可实现提前预判、提前防范、提前消除,从而降低风险,把城市管理得更安全高效。

据了解,这一项目由铁四院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14家单位实现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与示范应用,项目共设置6个课题,获得国拨专项资金2581万元,企业配套资金7600万元。按目标计划,3年后系列成果将在深圳、武汉等大都市率先应用。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国际联运通道正式双向贯通

近日,首列从哈萨克斯坦的十月镇始发、满载着55车共110个货柜小麦粉的中亚班列,经阿拉山口岸入境,顺利抵达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香炉山站,并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进行分拨,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正式实现去程与回程的双向贯通,湖北省第二条与中亚及欧洲贸易的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全面打通,进一步提升了武汉在国际物流中的枢纽地位,形成了更为完备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物流体系

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成功开行

编组55辆、装载着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75063次列车8月13日10时45分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吴家山站开出,作为中欧班列(武汉)开出的首趟零碳绿色班列,其将经阿拉山口出境,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投运

2月11日9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商品的列车,从阳逻港货场缓缓驶出,这是阳逻港作为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首次投运,将为湖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再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