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首创“移动国别馆” “进博红利”促消费升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0-11 16:31:15

新华社上海10月11日电(记者郑钧天、杨恺)“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让观众不仅了解罗马尼亚的葡萄酒,还能更多地知晓当地的人文风情。”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上海酒节上,罗马尼亚国家馆的工作人员乐此不疲地为参观者介绍该国的红酒文化。

“移动国别馆之罗马尼亚国家馆”是本届上海酒节上的一大亮点。为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主办方上海市商务委和虹口区政府创新打造了“移动国别馆”概念,罗马尼亚国家馆在上海酒节期间率先在北外滩举行了开馆仪式。

“上海市中心城区寸土寸金,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承载大型进口商品展示场所。如果建在郊区,由于交通等问题的限制,可能会面临人流量不足的窘境。”上海市虹口区商务委主任许勤在谈及设立“移动国别馆”的初衷时表示,“如何能让中心城区更好地承接进博会效应?我们就探索在上海酒节、上海购物节等主题活动现场设置‘移动国别馆’作为展示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首届进博会上,已有包括法国、澳大利亚、智利、西班牙、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葡萄酒亮相,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许勤介绍。

罗马尼亚工商联有关人士表示,通过“移动国别馆”近距离展示罗马尼亚的酒类商品,使得上海市民对罗马尼亚的酒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许勤透露,未来上海将继续尝试“移动国别馆”的概念,在中心城区选址,让更多国家参与设馆,使中国消费者享受更多“进博红利”。“我们正在与北外滩白玉兰广场、崇邦生活广场等人气地标业主洽谈设立‘移动国别馆’。目前已有多个国家表示出浓厚兴趣,未来可能采取竞争入场的方式。”

据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将进一步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与国际知名商业运营商、渠道商合作,选择合适的载体,探索打造集展览展示、采购交易、消费零售等功能于一体,全品类、全渠道、常态化的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通过引进优质客商、提升配套服务、创新零售体验,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商品“集散地”和“首发地”。许勤告诉记者,未来消费者在“移动国别馆”看中展品后,商家将从保税仓储场所中直接调配快递到家,很可能实现“人没回家,货已到家”。

相关推荐
内蒙古好物走进上海金融机构

7月2日,内蒙古好物走进上海金融机构系列活动在上银金融大厦启动。

前5个月进出口增幅超两成:民营企业成上海外贸发展“新引擎”

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今年前5个月,上海市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幅超两成,5月份单月进出口创历史新高,成为外贸发展“新引擎”。

首次实现全市通退,上海离境退税点位服务升级

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外滩中央集中退付点从6月25日起升级为上海首个全市通退服务枢纽,即境外旅客在上海所有离境退税商店购买的相关商品都可以在这里完成离境退税。